38一下 today: 關渡自然公園藝術季開幕 喜迎十月候鳥季!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關渡自然公園藝術季開幕 喜迎十月候鳥季!



文/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關渡自然公園舉辦第9屆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於103年9月28日盛大開幕,來自國外的藝術家進行為期15天的現地創作,藝術家現地蒐集大自然的材料如:樹枝、枯葉、泥土、竹子、石頭等,組合出融合自然環境的大型裝置藝術品。5位藝術家完成的藝術品分別在關渡自然公園、臺北藝術大學、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展示,展期至103年12月31日止,歡迎前往欣賞,享受取材於天然的自然藝術之美。

加拿大藝術家Tom McKinnon(湯姆‧麥基諾)在關渡自然公園創作「背景裡的布基烏基」。(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加拿大藝術家Tom McKinnon(湯姆‧麥基諾)在關渡自然公園創作「背景裡的布基烏基」。(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在裝置藝術季創作期間,國際藝術家不僅要適應在臺灣潮濕炎熱的氣候下工作,也要應付各種戶外工作的突發狀況。來自加拿大的藝術家Tom McKinnon(湯姆‧麥基諾),就曾在創作初期因鏈鋸劃傷腳踝送醫急診,事後仍不畏傷勢繼續專注地投入創作。而今年第4度獲邀來臺的菲律賓藝術家Roger Tibon(羅傑‧提彭),在歡送晚會上感性分享,他提到每次來參與這個活動,除了創作作品外,最讓他念念不忘是能與臺灣自願參與的熱情藝術志工們互動,這也是關渡藝術季帶給藝術家們最特別的體驗。

菲律賓藝術家Roger Tibon (羅傑‧堤彭)在臺北藝術大學的荒山劇場創作「提琴頭般的嫩蕨葉」。(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菲律賓藝術家Roger Tibon (羅傑‧堤彭)在臺北藝術大學的荒山劇場創作「提琴頭般的嫩蕨葉」。(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八、九月北風開始,隨著時序進入秋冬季節,炎夏燙人的氣溫已逐漸轉涼,賞鳥人的重點課程也開始了!關渡自然保留區上的鷺鷥們散去,關渡自然公園內多了黃頭鷺、小白鷺、大白鷺,關渡自然公園近日現身的過境鳥類開始熱鬧滾滾,而且10月5日在濕地核心保育區,出現了一隻國際級保育類候鳥「黑面琵鷺」,更增添賞鳥人之興致。遠遠眺望池灘、草地、樹叢,燦見成群的白鷺鷥像極了可口的綿花糖,流落異鄉的埃及聖鹮,九月的白鷺們都將陸續南去度冬,然而接著屬於冬候鳥類的小水鴨部隊抵達臺北關渡地區,關渡自然公園的候鳥季正式開鑼囉!

退潮灘地上跑步的小身影磯鷸。(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攝影/李政洋)

退潮灘地上跑步的小身影磯鷸。(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攝影/李政洋)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指出,為了維護水鳥棲地,每年持續進行棲地復育工程,清疏水道,刈除高莖草,減輕濕地陸化速度。並透過適當引入堤外的半淡鹹水,增加底棲生物多樣性,改善底棲生物相,期能吸引更多水鳥停棲。近日關渡自然公園核心保育區的棲地復育工程完成後,今年候鳥飛入棲息情況明顯變好,另外,在9月20日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發現有幾十隻小水鴨抵達之後,小水鴨的呱呱鳴聲開始拉起秋冬雁鴨季序曲,成為關渡自然公園數量最多的度冬族群。接著將由琵嘴鴨、綠頭鴨接續登場,而尖尾鴨則稍稍晚一些才會報到,降臨的鴨群在關渡濕地的黑夜中鳴叫呼喚,彷彿在為千里南下的旅程平安互相道賀,更像為了一年一度在關渡自然公園相聚感到歡喜。

法國藝術家 Thierry Godet(提耶希‧高德)在關渡自然公園創作「堆肥小屋」。(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法國藝術家 Thierry Godet(提耶希‧高德)在關渡自然公園創作「堆肥小屋」。(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濕地生態小劇場-關寶的新家。(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濕地生態小劇場-關寶的新家。(圖片提供/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秋風起,關渡自然公園喜迎遠方的候鳥。除來聽小水鴨說故事、跟藝術家一起玩DIY、參加五感體驗的闖關遊戲、濕地音樂會、自然藝術導覽、野望自然影展、彩繪祝福明信片等熱鬧豐富的活動。並預為宣告2014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將於在10月25日、26日在關渡自然公園熱鬧展開,台北市野鳥學會也將設計一系列的生態關卡、DIY或小劇場的互動,以認識濕地環境與野鳥生態,進而付諸保育行動。



十大新北登山綠旅行 和劉克襄一起森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