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職場生存術】做個有禮貌的應聲蟲,連何時發出「嗯嗯」聲都超有學問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職場生存術】做個有禮貌的應聲蟲,連何時發出「嗯嗯」聲都超有學問




想成為「必有所成的人」,「應聲附和」絕對會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武器。


首先,請你確認一件事:「我是否能夠做到普通的應聲附和?」事實上,就算是「普通的應聲附和」,也有很多人做不到。


這是我從每年舉辦將近 5 千人的研習中的深切感受,10 位商業人士(而且都是管理職)當中,只要有 2 人能做到應聲附和,就謝天謝地了。


首先,我希望你試著做到「應聲附和」。如何?當然大家都是點頭同意吧?


這裡有一個難處,那就是一般人都不喜歡向別人「低頭」。


你會在什麼時候對他人「應聲附和」呢?聽別人說話,接受或認同對方所說的內容時,你會應聲附和嗎?



  • 點頭附和,讓對方放心對你「說不停」


在認同時表現出的反應就是「應聲附和」,然而,這世上大約有半數的人就算認同對方的話,也故意不「應聲附和」。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出在剛剛說的,一般人都不喜歡向別人低頭,因此不知不覺地,就變成交談時不應聲附和了。


如果你很少對他人應聲附和,那時在非常可惜,因為應聲附和對於進公司前 3 年的你,是免費隨你「用到飽」的技巧,而且是年長者較不使用的技巧。如果能徹底養成習慣,遠勝過主管或前輩的機會,就會源源不絕而來。


因為應聲附和=傾聽的能力。人們對於願意聽自己說話的人,會感到喜悅,對自己說的話更感到陶醉,心情愉悅而更樂意說話。而且,人們也會對於願意聽自己說話的人,給予正面評價,覺得:「這個人真不錯!」


到目前為止還是前言,接下來才是實踐編,希望各位都能點頭稱是,繼續閱讀下去。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別人對你的評價絕對會提高。



  • 濫用「附和」就像馬屁拍過頭,遲早失去信用


我們公司的社員 N 應聲附和十分厲害。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他進公司面試的時候,當我他的應聲附和令我印象深刻。


連連應聲附和竟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我才剛說完一句話,他就在話與話之間的空隙不斷地「嗯」、「嗯」附和個不停,最後還是以「嗯」收尾。


因為他過度應聲附和的「厲害」程度,我覺得很有趣就錄用他了。不過,當時是因為面談,如果是一般的生意場合,當然不及格。像這樣胡亂應聲附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懷疑:「你真的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大部分這麼頻繁地應聲附和的人,都是在對方剛說完話,就立刻附和。這時說話者就會認為:「這傢伙果然沒在聽我什麼!」


應聲附和非常重要,但是濫用過度會失去信用。這是應聲附和的一大前提。



  • 一段話中附和 8 次,效果最佳!


那麼,應該在什麼時機應聲附和好呢?那就是一句話與一句話之間的銜接處,換句話說,就是在對方說話停頓時應聲附和。


你現在是否應聲附和了呢?


接著,要做到什麼程度呢?依照我個人的經驗,到一段話結束時大約 5 次,1、2、3、4,呼吸一次,然後附和第 5 次。最多不超過 10 次。


順便一提,5 次是表示「我懂了」的附和;8 次是「思考中」的附和。5次的附和是為了緩和交談的步調;至於8次的附和則是用來回答或詢問對方。例如以下對話:



  • 5次附和的狀況:


對方:「有關○○(嗯),我的看法就是指(嗯)○○的狀況!」


你接著回應:「你說的對!……(說話同時點頭,「嗯」3 次)」。



  • 8次附和的狀況:


對方:「有關○○(嗯),我的看法就是指(嗯)○○的狀況!」


你接著回應:「原來如此……(說話同時點頭,「嗯」6 次)」。甚至進一步說:「嗯。我的理解能力不足真是抱歉,有關○○,可以再請教您嗎?」


總之,應聲附和的主要目的是更能延續彼此的交談,使對方在表達時更順暢,所以應避免妨礙對方說話時的速度,務必掌握適當的間隔。



  • 適時使用「原來如此」,爭取思考時間


若是能掌握應聲附和的節奏,它將成為你的最強武器。


另外,應聲附和後,加上一句「原來如此」,更能提升效果。不過,這句話的使用最多 30 分鐘一次,若是超過這個界限,可能會產生反效果。


這是因為「原來如此」這個用詞的表達,背後含有「我本來不知道」的意思,一旦用得過多,可能會讓對方認為你很膚淺。


我身為經營者,也常有機會被推銷,常遇到有些看似很有才幹的年輕業務員,過度頻繁地使用這句話,對於這樣的業務員,我通常不會把工作委託給他。「原來如此!」、「您說的對!原來如此!」整天聽到這句話,不禁令我覺得自己似乎被小看了。


不過,只要不是一再地重複使用就沒問題。例如,有時聽著客戶的煩惱,也會煩惱著有什麼解決辦法,對吧?「該怎麼樣擬出理想的提案?」、「這樣做能解決對方的問題嗎?」這時我會運用應聲附和,仔細聽完對方的陳述後,藉由「原來如此」爭取一點時間。


這麼一來,就可以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不需要焦急地回答,仔細思考對方說的內容並充分理解。


「原來如此」在這種場合,只是一個感歎詞,因為它含有驚歎的語氣,如果用得過多,就會變成「迎合」對方,也就是完全成為對方的應聲蟲。這麼一來,客戶反而不會配合你。


運用時機應該是真正深刻理解時、驚訝時,以及想爭取思考的時間時,在這些時刻,發自內心地說「原來如此」,比什麼都重要。



  • 善用「聯想遊戲」,就能和對方聊不停(段標)


再談得更深入些吧!透過應聲附和,可以理解對方說的內容,並正確地使用「原來如此」,傳達給對方真實的感受。不過,當交談時間較長時,光靠這 2 項是不夠的。


我很喜歡一句話:「當對方開始覺得『被了解』時,你才真的『了解』對方。」一般人很容易「自以為是」,但這往往是造成彼此誤解的原因,因此在商場上,必須讓客戶產生「被了解」的感受。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般人常使用「鸚鵡式的重複」,不過我認為這個技巧廣為人知,用得過多反而顯得輕浮,所以我改用「聯想遊戲」。


聯想遊戲非常簡單。當對方說:「這個月實在忙得要死。」你不妨聯想一個忙碌的人,接著說:「這麼一來不就沒有休假了嗎?」當對方說:「工作總是不太順利。」你就說:「是嗎?真令人意外!這麼一來,豈不是很辛苦?」只要做一般聯想,然後反問就可以了。


即使沒有猜中也沒關係。如果沒猜中,對方多半會告訴你實情:「通常是這樣沒錯,不過,……」人都喜歡誇耀自己和別人不同,因此你只需扮演積極聆聽的角色。


在一般狀況下,只要用詞稍加變換,對方就會出乎意料地回應:「就是說嘛!(你真內行!)」如果能聽到 3 次以上這樣的回應,對方一定認為你是一個重要的懇談對象,覺得你非常「了解他」了!



  • 成為商場上最討人歡心的搞笑藝人!


關於應聲附和,最後我想說明一件事。為什麼我對於應聲附和,或是理解對方這麼執著呢?那是因為──我希望博得對方開心。


從以前到現在,別人讚美過我的話當中,令我最開心的一句話是:「丸茂,你根本就是個藝人!」那是和某家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一起吃飯時,對方誇奬我的話。


雖然被說是藝人,我並沒有表演什麼才藝,只是運用前面說的「應聲附和」+「原來如此」+「聯想遊戲」。


當對方想要表達:「我很厲害吧!」或對方想著:「希望有人了解我。」每當這樣的時刻,我就會拚命運用這些技巧。這麼一來,對方就會覺得「被了解」,發自內心感到喜悅。


以自身好惡來應聲附和,對工作沒有幫助,必須以讓對方開心為第一要務,表現出「我了解」、「我想要了解」的態度。這麼一來,你希望對方交付給你的工作,自然就能手到擒來。


(資料來源:《工作 3 年,就當小主管的 31 個工作態度》;首圖來源:smileham, CC Licensed)


今日平仓大减价: www.freepromo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