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但有一种“药源性胃病”,许多人却并不了解。由药物或用药不当引起胃肠道损伤而引发的胃病,称之为“药物性胃病”。
它可引起胃痛、烧心、反酸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胃粘膜糜烂和出血。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据统计,高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发生胃肠道出血、穿孔的风险会比普通人增加13.2倍。因此,大家应该要警惕以下6种伤胃药。
1.阿司匹林
若大量服用此类药物,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久服,可引起胃肠出血及牙龈出血,还会诱发胃溃疡病,或使原患的胃溃疡恶化和穿孔。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小剂量(每日100毫克)服用;最好选择肠溶片;定期查凝血时间;饮酒后禁服本药;禁与糖皮质激素同服。
2.止痛药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神经性头痛、肌肉关节酸疼、风湿病等。止痛药物在胃内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急性胃炎或胃出血。当胃黏膜本身有病变(胃炎、胃溃疡)时,则很容易加重病情。一般认为,在胃炎、胃溃疡活动期,应禁服止痛药;在非活动期,应尽量少服或不服止痛药,必须服用时,应在餐后服,以减轻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3.感冒药
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西药治疗感冒主要是对症处理,而治感冒的药物都含有解热镇痛药物,这些药物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和溃疡出血。因此,不宜长期大量服感冒类药物。服前,最好先服些胃黏膜保护剂。
4.皮质激素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眼内压升高、钠水潴留、血钾降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出血穿孔、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应尽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此类药物。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患者,应避免使用。
5.氯化钾
用于治疗低钾血症的防治。本药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上腹部不适、腹痛、甚至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如果是口服,最好配成10%溶液稀释,饭后服。
6.降糖药
用于糖尿病。苯乙双胍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口有金属味等,服大剂量时可发生腹泻;优降糖为磺脲类降糖药,此类降糖药如用药剂量大,时间长,常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腹痛、发热、皮肤过敏、低血糖等。服用降糖药时要密切观察反应,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停药并调换别种降糖药物。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优降糖,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青年、儿童、孕妇不宜用。
更多疯传趣闻: www.mamaktal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