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新世代英倫創造 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新世代英倫創造 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



文│林怡秀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

 

為什麼沒有一種行業叫發明家?

等我長大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沒有一種行業叫做「發明家」,於是最後我選擇成為設計師,這也許是最接近發明家的一行,兩者都是為了解決問題,這讓我保持興趣,我的重點一直都在於解決問題。

──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被譽為英國新世代設計鬼才、曾以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英國館「種子聖殿」一作為人稱道的海澤維克,出生於 1970 年的英國倫敦,海澤維克的祖母為服裝設計師,她對於美的執著也影響了海澤維克。在其成長過程中,他曾接觸製造業、工藝、材料以及一些小型發明,而善於觀察與思考的性格,也讓他發現「我們身邊的建築物沒有靈魂且冰冷,反而是小型的東西都是具體且充滿感情的,像是耳環、樂器……」,這樣的想法一直影響著他的設計,在就讀曼徹斯特理工學院的最後一年,他便開始自行設計涼亭,最終在同學與導師協助下實踐這個設計想法。

1994 年,方才 24 歲的海澤維克便於倫敦成立同名工作室,其涉獵內容跨足了多重領域的設計:產品、家具、公共建築、跨域創作,海澤維克以「工坊」式的製造觀念建起其特有的創作概念。海澤維克提到「與客戶討論時,我都會自問:我們是否找到了對的問題,因為只有對的問題才能解決事情」,而這個目前已成長到 180 人規模的工作室,至今仍保持著對工藝、人造設計與自然的熱愛,能在不同材料和可能性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走進工作室

此次圍繞著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三樓3C展區展出的「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延續館方十年來規畫的建築展脈絡,此次展覽由北美館、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與「非凡英國」推廣活動(GREAT Britain Campaign)共同主辦,由策展人古德溫(Kate Goodwin)策畫,展出該工作室數件代表作品,如 2010 年上海世博的英國館:種子聖殿;位於英國倫敦帕丁頓盆地,挑戰橋樑結構想像的捲動橋;位在南非開普敦,以當地舊穀倉改建的塞茲當代非洲藝術博物館(ZeitzMOCAA)…。

展覽分為深入工作室內部的日常創作過程:「細說從頭」、「構思」、「製作」以及「敘事」共四個區塊,同時也藉此呈現工作室本身的運作結構,此次於台北的展出為該展覽的第五個巡迴點。在記者會中,海澤維克談到:「我的童年時期每天回到臥房的路上就會經過祖父母的工作室,而如今工作室就如同我七歲時那間臥室的延伸」。在策展人古德溫的規畫下,展場也如工作室本身一般,展出各設計案自草圖、發想過程、模型、測試實驗到最終完成的狀態照片,一如團隊一直以來對設計的堅持:「唯有從零開始才能完成好的項目」。

SP04-1
上海世界博覽會英國館:種子聖殿。(CREDIT_IwanBaan)

SP04-2
英國倫敦帕丁頓盆地的捲動橋。(CREDIT_SteveSpeller)

SP04-3
賽茲當代非洲藝術博物館大廳。(CREDIT_HeatherwickStudio)

SP04-4
台北市立美術館「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展場一景,圖為釀酒廠模型。©台北市立美術館

SP04-5
台北市立美術館「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展場一景。©台北市立美術館


獨家旗袍照曝光   大馬正妹明禎賀年
>>> http://www.38today.com/2015/02/blog-post_332.html

Best Deals today in www.freepromo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