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你也常常「頭暈」嗎?
其實,頭暈分成很多種類型,像是頭昏或是眩暈等,而不同症狀因應的治療方式也都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己的頭暈屬於哪一種,以及要掛哪個科別的門診。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彭幸茹 圖/何宜庭
頭暈是人體常見的不適困擾,但引起的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是有些人因姿勢的變化,像是從低處站起時、久坐後站起時會出現短暫眼前一黑的眩暈情形,俗稱為 「姿位性低血壓」。
頭暈的 4 種類型
提出了頭暈大致會分成下列 4 種,要大家觀察自己的頭暈是屬於哪一種,才夠協助醫師快速的做出初步判斷,因為每一種頭暈的後續檢查及治療方向都不同:
1. 頭昏:
通常會有頭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或腦袋不清楚等的感覺,常與壓力、睡眠不足、憂鬱、焦慮,或是服用鎮靜類的藥物有關。
2. 昏厥:
造成原因為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進而出現了短暫性意識喪失,俗稱「昏倒」。
3. 眩暈:
眼前出現一陣天旋地轉,有漂浮的感覺,大部分有內耳性的疾病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梅尼爾氏症。
4. 失去平衡:
會有頭重腳輕,站不穩的感覺。通常是因為小腦病變、帕金森氏症,或是四肢周邊神經病變等疾病造成。
清楚頭暈的症狀,才不會找錯科別
從上述的 4 種頭暈類型就可得知,引發的原因都不同,有內耳所引起的、有血流不足所引起的。而國內失智症權威,現為台北榮總特約醫師暨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的劉秀枝醫師,曾在專欄中教導大家簡單的自我評估,以找到正確的科別進行相關檢查及治療:
1. 只有出現「眩暈」,沒有伴隨失去平衡、站不穩的情形時,就可以至耳鼻喉科求治。
2. 如果出現短暫性意識喪失的「昏厥」情形,可至心臟內科作進一步檢查。
3. 若是出現頭重腳輕、站不穩等失去平衡的情形,請至神經內科做相關的檢查。
劉秀枝醫師也表示,如果分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頭暈的話,建議可以先看家醫科,或是內科,可先做初步檢查,必要時再轉專科治療。因為在複雜及原因不明的頭暈案例下,也需要透過耳鼻喉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的醫師一起會診,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資料來源:
劉秀枝醫師部落格 – 頭暈不簡單,該看哪一科?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 老年人眩暈的鑑別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
【外病毒,內空污!】醫師詳解家中呼吸道「隱形殺手」,4 招提升「環境免疫力」
【如何打造高免疫力、防護體質?】研究顯示:讓免疫細胞保持年輕的「運動關鍵」
【圖解】肺纖維化是什麼?專業醫療網站《照護線上》帶你認識武肺可能導致的「菜瓜布肺」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頭暈又來襲?神經內科醫:有這症狀要看哪一科!〉。)
「環狀線」景點特蒐,存起來疫情過後慢慢玩 >> 點入搭乘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