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美國警察執勤佩攝影機,台灣如果仿效會不會又發生國防布事件?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美國警察執勤佩攝影機,台灣如果仿效會不會又發生國防布事件?





《BO》導讀:今年八月份,美國發生一起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的事情,這個案件引人注目的原因在於,該名黑人青年並沒有攜帶武器,卻遭到警察槍殺;到了十一月,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開槍的白人警察。這個案件升級成「種族歧視」議題,舉國譁然。為了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將投入預算為警察配備穿戴式攝影機,以記錄每一次執勤。


警察隨身佩戴攝影機,這聽起來是利大於弊的決策––台灣不知道適不適用?想想太陽花學運時,在行政院前抗議的那晚,揮舞警棍把民眾打得頭破血流的警察的臉,鏡頭前拍得那麼清清楚楚,至今卻還沒聽說有任何處分。而甫當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曾則曾經開政見表示,警察驅離抗議民眾時一定要穿上具有明確編號的背心,才不會發生打人後抓不到人的事情。


警察執勤的公信力需要被監督,柯文哲的編號背心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問題;而美國決定用攝影機搭配蒐證,台灣如果也選用攝影機策略,不知道會不會在出事的時候,忽然看不見影片內容,蓋上一層「國防布」?



美國的警察們要佩戴攝像頭執行公務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投入 2.63 億美元來改善執法部門和社區的關係,為各州和地方的警察配備約 5 萬套的可穿戴式攝像頭裝備。


這項舉措的導火線,來自一起“種族歧視”案件。8 月 9 日,18 歲的黑人青年布朗在聖路易斯市弗格森鎮遭白人警察威爾遜攔截並槍殺,布朗當時未攜帶武器,此事在弗格森引發持續騷亂。11 月,密蘇里州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威爾遜,美國上百個城市隨即爆發遊行示威,抗議陪審團判決不公。


奧巴馬希望用這樣的舉措,來提升執法部門和公眾之間的信任程度。警察隨身攝像頭可以為警察和民眾的接觸提供證據,特別是能夠在發生諸如弗格森槍擊這樣的事件時提供證據。


當然,裝攝像頭這事也引起了不少爭議,可穿戴式的攝像頭真的能幫助警察嗎?其實,這不是美國政府第一次使用它了。


2012 年,加利福尼亞州里亞託的警察就開始佩戴攝像頭了。那一年,當地公民對警察的投訴率下降了 88%,使用武力手段的公務人員降低了 60%。


這個現象表明,攝像頭不僅僅能夠記錄證據,也實際上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當地警局的警長表示,警察佩戴相機後,往往希望自己表現的好一點;公民知道警察戴著相機,也會表現的更冷靜。同樣,在華盛頓,政府投入了 100 萬美元試點可穿戴攝像機。


但是,一些犯罪學家認為,攝像頭記錄的影片並不會完全公正。亞利桑那州大學的 Justin Ready 和 Jacob Young 曾撰寫論文,表示人們對影片的解讀會有主觀性,以自己的經驗來理解視頻內容。對同一段內容,警察、律師和民眾的解讀也許會大相徑庭。


並且,攝像頭也會有盲點,如果用它作為真實的標準,反而損傷公正性。另外,攝像頭也牽涉到隱私問題。在華盛頓,法律規定政府機構必須公佈所有的視頻記錄,但是必須對涉及個人隱私的畫面做馬賽克或模糊處理。


儘管有明顯的挑戰,但警察佩戴攝像頭目前來看利大於弊。Justin Ready 和 Jacob Young 曾做了一個實驗,讓 50 位警察佩戴攝像頭一年,作為對比,另一組警察不佩戴攝像頭。實驗結果表明,佩戴攝像頭的警察們會有更少的搜查和逮捕行為,這意味著,這組警察在面對可疑情況時,會更加謹慎和理性。


(文章轉載自合作夥伴:愛範兒)


今日平仓大减价: www.freepromo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