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攝於捷運臺大醫院一號出口-凱道部落)
有人住的地方,是家
「我們算了一下,一公頃等於1.5個足球場,而我們有100公頃被偷走了!再試想美麗的花東縱谷成了一幢幢樓房…」
1941年內本鹿事件,日本迫脅族人從海拔1500公尺的部落遷至平地,日本人離開後,政府依然限制他們的行動,一甲子過去,內本鹿後裔開始尋找回家的路 -- 一個老人家做七分半鐘直升機就能回去的家,等了60年。
關於原住民傳統領域,Tama Nabu 談起這一路上的日子還懷著憤慨:「我們擁擠的生活在一起,為什麼還那麼陌生?怨嘆沒路用啊!」太多事情學校學不到,沒有人是局外人,用你的心去關心、認識、理解,只要能感動你一點點,都願那成為行動。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消失的會是哪片土地。
這些我們不知道的都是事實,不是風潮,誰都不能忽視它
聽說,土地會接住快跌倒的人。
也許是到了年尾,才驚覺自己越發敏感,在城市的盒子裡移動、工作、學習,腦子不停地轉,轉的發燙,身上隨之負起更多重量,對生活的感知越來越明顯。快步的日子僅剩夏末陽光曝曬的柏油溫度相伴,但一直沒有忘記最重要的,土地。每次來唱歌跳舞,感動就直直撞進心裡,疲憊都能牢牢被接住,因為我們知道島嶼的美麗會由此發酵,喊出最真的聲音,道出如一的意念,牽出文化的圓。
我的理解不夠透徹,但絕對知道這份正義的溫柔,值得被所有人理解,一個兩個三個…每一次傳遞都算數。永遠都無法忘記那天長老輕輕的道:「不要看外面那些高級的人,他們身上的鹽不夠,記得妳指縫裡的泥土、手心的繭,他們會告訴你,該往哪裡去。」
我愛我們的土地,愛我所在。身為海島民族,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卻在上下學、打卡上下班的循規蹈矩之後,被遺忘了,這些都能被灌回體內,讓我們更想原來的自己,在我們的家享有文化內涵與生命的豐富。家不能消失啊。
(圖片攝於捷運臺大醫院一號出口-凱道部落)
不知道這樣簡單的分享能進入誰的心裡,如果願意,就一起去理解,即使資訊的吸收有限,踏上去,五感會代你接收、給你解答,不經文字不經言語,也許更真。
(一起陪原住民劃出回家的路)https://www.facebook.com/IndigenousTransformativeJusticeTW/posts/1310583078977515
這是我見過最溫柔的正義,沒有激烈的抗爭,單純為你我的土地發聲,謙卑的、真心的訴求。
希望,希望,天會應允。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