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那一年,離開家鄉隻身來到台北讀書,畢業後留在台北工作。說久不長的也過了七年,對於「家」的感覺、關係也轉變了許多。偶爾想家時,我就會打開《愛在頭七天》(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這部電影沈澱心情。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就深深被吸引,並不是它有什麼曲折離奇的劇情或是超強卡司陣容,反而看的過程是非常溫和,像是一部平常不過的溫馨喜劇片,但卻又那麼真實辛辣。從詼諧溫馨又帶點酸酸的劇情,到每個角色的刻畫,細膩地展現了對父母、手足間矛盾又在乎的情感,往後又看了幾次也觸動了更多我對於家不同的感覺。
守喪七日的親情考驗
電影從男主角 Judd 婚姻破碎、失業開場。在頹靡不振的狀態下,突然接獲父親的死訊,在父親的遺願及母親的要求下,Judd 與三位手足在喪禮結束後回到老家守喪七日,面臨可能不孕的大哥 Paul、對於舊情人愧疚而無法忘懷的妹妹 Wendy、行為總是長不大的小弟 Phillip,隨著每個人各自面對的問題一一浮現,手足之間為了各自利益、不滿爭吵,家人對彼此的關心與扶持也伴隨出現,鬥嘴與笑鬧裡也可以感受到親情之間不言而喻的默契。
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
比起中文像是庸俗喜劇片的翻譯名,我更喜歡原文的片名“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像是在說著:「嘿,我要離開你了,你要好好的哦。」那樣溫柔又有些牽掛的道別。
不知道是出於羨慕或是同感,對電影裡一家人的互動、彼此間的相處羈絆深深吸引。Wendy 沉不住氣替不停假裝自己生活狀態都很正常的 Judd 擔憂、Phillip 對家人無厘頭的關心方式,Paul 對 Phillip 無奈卻還是選擇信任、Judd 化解著 Paul 與 Phillip 之間的紛爭,母親用著自己的方式維繫著這個家庭。
整部片用家人之間看似溫馨好笑的手法帶出了角色各自的無奈與困境,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許多細膩情感。被逼迫相處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七天裡,彼此經常針鋒相對,卻又流露出對對方的關心與擔憂;明明自己也面臨種種人生問題,又無法放下彼此。
面對久未相處家人的疏離
或許是對於角色很有共鳴的關係,每當看著電影畫面裡主角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情境,常常不自覺地一邊回想起自己過去與家人相處的情景。大學時,好不容易脫離家庭束縛來到台北的我,一年之中回去的次數寥寥可數。朋友都戲稱根本是一季回家一次,時間久了也漸漸覺得「家」有些陌生。就像主角 Judd 一樣,面對許久未相處的家人產生了疏離感,直來直往的吵鬧、展露無遺的瘋狂個性、無時無刻的關心問候,令個性彆扭的我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離現場。對於父母的盤問、碎念,經常下意識的隱瞞了關於自己在外地生活的狀態。也因為害怕展現自己真實的情緒,經常以冷漠或不耐煩回應一切。
對於父母的矛盾感
在片中有一段,Judd和母親獨處時,母親告訴了 Judd 他父親生前對他非常引以為傲。Judd 卻回應說他很懷疑他現在還會不會這麼想。
“He was very proud of you, you know.”
“I wonder what he’d think now.”
能得到父母親的認同感,似乎是那麼遙遠的事。
從小鮮少感覺母親對於我表現過滿意。每當分享自己考上理想的學校、找到覺得還不錯的工作時,母親的回應總是過於平淡的,接著就會開始囑咐我不要太過得意、該怎麼樣怎麼樣。儘管知道這是母親展現關心的方式,心中不免產生了失落感,總覺得父母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或許也因為如此,漸漸不太喜歡提起自己的事。
手足之間的默契
看著片中手足之間的互動著,總是不禁莞爾。雖然不像片中 Judd 有四個兄弟姊妹那樣熱鬧的大家庭,我和姊姊兩個人也還是從小吵架到大,和母親告狀爭著誰偷吃了誰的東西、誰一直看電視不給轉台、誰做的事比較多。也不免俗的會上演手足較勁,考試成績、學校、工作,心裡多少都會暗暗地想超越對方/不被對方追上。和姐姐的互動有時就像 Pual 與 Phillip 那樣關係緊張,有時又像 Wendy 與 Judd 一樣互相理解、擔心對方。
「家」是什麼?在過去尷尬歲月裡安穩成長的地方,也曾經是我很想逃離的地方。離開後到了台北,在外租了個小套房,好像有了「自己的家」,但在慌張雜亂的生活痕跡裡,每每意識到這終究是個會到期的租屋,又那麼的不像一個家。
每當遇到挫折或低潮時會想起的,還是那個儘管充滿碎念,但不論如何都還可以回去的「家」。雖然對於家、對於父母有許多的怨懟,卻也沒有辦法完全不去牽掛。我想「家」對我來說,就是這麼樣的矛盾存在吧。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