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每個人都會在暗夜中遇上焦慮】榮格心理學專家:焦慮其實是引領你「找回自己」的嚮導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每個人都會在暗夜中遇上焦慮】榮格心理學專家:焦慮其實是引領你「找回自己」的嚮導



 

圖片來源:Unsplash

《VO》導讀:

遇到焦慮時,我們總是慌張的難受,只想趕快逃離、擺脫這樣不舒服的狀態。

榮格心理學專家透過本書告訴你:「焦慮不一定只是個黑洞,他其實是個生命禮物。」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雪瑞兒・保羅

身為人類,我們生命的任務在於幫助人們了解,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到底有多稀有、多珍貴,每個人都擁有其他人所沒有的(也可能永遠都不會有)它一直存在於內心,獨一無二。我們的工作是互相激勵,來發掘那份獨特性,並且設法發展出它的表達方式。

——弗雷德・羅傑斯(Fred Rogers)

在焦慮、侵入性想法和缺乏成就感的中心,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根源:缺乏自我信任。 自我信任是人類存在之核心的水晶羅盤,讓我們能夠自在且自信地航行於內在與外在世界。它幫助我們區隔真誠和錯誤的訊息,並以悲憫的心關照我們的情緒生活。倘若缺乏自我信任,就會很難做決定,不管是是否接受聘用這樣的大事,或是在餐廳要點什麼菜的小事。受焦慮所苦的人,在需要下決定的時候,常會發現自己動彈不得,就像突然被大燈照到的鹿一樣。

其中潛藏的恐懼是做了「錯誤的」選擇:這樣的錯誤會讓他們後悔,因為他們相信完美是可能的,否則就是失敗。 我們已經深深被制約,相信在人生中,即使是做很小的決定,都會有正確或錯誤的選擇,而我們很害怕搞砸。彷彿我們相信每個決定都是一個複選題,填錯答案就等著被當掉;反之,如果我們回答得「正確」的話,盛滿永生幸福的聖杯就會顯現。

焦慮是與內在連結的嚮導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 只有在我們連結到自己的內在智慧及完整性的泉水時,才能觸及與焦慮相對的自我信任和健康快樂。 因為其他人總告訴你該做什麼、喜歡什麼、感覺什麼、想什麼,你的完整性因而深埋在自我懷疑底下,存在於你心裡。試著觀察嬰兒看看,你很快就會發現我們生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不管是在飢餓、疲累或需要人際連結的時候。

我們在出生時都很了解自己,但在父母、老師、醫生、其它長輩等主要照顧者,打著
「都是為你好」的旗號干涉下,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信任才會受到損害。 當我們帶著智慧的透鏡接近焦慮時,焦慮就會是引領你找回自己的嚮導。 在深究如何修復前,讓我們先來分析我們的自我信任是如何受損的。

正常的迷思

「正常」的想法可說是自我懷疑的根源,就心理層面而言,「正常」這個想法本身,甚至是有史以來,對現代文化最具破壞力的衝擊之一。因為在「我到底怎麼了?」這種連續不斷又十分普遍的負面評論之下,隱藏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就不能正常點?」它影響著我大部分的患者。

但什麼是正常?正常,是試著把自己塞進社會認同並接受的行為的狹窄範圍裡。

正常,是沉默著過生活,因為你的喧嘩和光彩奪目、或是敏感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的模子格格不入。正常,是斬除你真正的自己所散發的光芒,因為它不符合「普通」人那平庸的定義。正常,是不要特立獨行,確保自己不是太聰明,也沒特別笨,不會太外向也不過於安靜,不要太有自信也不會太沒安全感——而是在灰色地帶和舒適圈中過生活。

對「正常」的期待如影隨形

對正常的期待,可能在你呱呱落地前,當醫生將你的生長曲線和其他「典型」成長的胚胎互相比較時,就在你身上留下印記。在你待在子宮的時間裡,這樣的比較會持續整整九個月,你的母親認真做產前檢查,不管是透過超音波、羊膜穿刺術或是觸診,來確認「你很正常」。

也許檢查結果並不好,報告出現「異常」,如此一來,一波波的焦慮就會透過臍帶傳遞訊息:「噢,不,有什麼事情不對勁了,寶寶的成長沒有照著標準。」直到出生時、在每次的探嬰時間、年度身體檢查,當然,還有開始上學後,這種和正常的比較都會繼續下去。

為了外在修剪自己以符合「正常」

為你著想的父母和師長默默且無意識地共謀,確認你是「正常」的;任何不一樣的地方,在還是小花苞時,就很快會被摘掉。

如果你是個「好」女孩、「好」男孩,擁有能夠適應社會的社交與學業技能,那麼你可能很早就學會這些規則,也設法掐掉自己的「花苞」。你會把奇怪的東西去掉,也修剪不好看的部分。為了避免被嘲笑,你很快就把任何不正常的舉動藏在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

你「正常」了,繼續過你的生活,直到某個事件闖入並打開你的內心;也許是焦慮的表現已經到達臨界點,那個活在陰暗國度中真正的你,才開始展露出來。

然而,倘若你以前不「正常」或無法達到「正常」,那麼你的年少歲月可能比較痛苦。當其他小孩似乎「了解規則」的時候,你就是坐不住。有多少次你的老師顯然十分惱怒地告訴你,「你就不能正常一點嗎?」你試著坐好,試著把「奇怪」的東西摘掉,但你某部分的天性不讓你這麼做。

你盡己所能,努力撐過在學校的時光;如果你成功上了大學,你很可能會發現,不管你是個「怪胎」還是有其他特質,都終於有個世界接受本來的你。從某方面來說你很幸運,因為無法融入這個系統,你真實的自己受的傷因而比較輕微。然而,這些只有怪胎才會在年幼時期承受的痛苦,卻仍會留下深刻的傷疤。

這世界曾經有過沒有「正常」的時候

有趣的是,「正常」是相當近期的概念。強納森・慕尼(Jonathan Mooney)年幼時苦於多種學習障礙,他在《啟智校車:超越正常的旅程》(The Short Bus: A Journey
Beyond Normal)中寫著:

我開車的時候,思考著正常這個詞。在這趟旅行啟程之前,我碰巧看到一本很棒的書,是勞瑞・大衛(Lennard David)的《堅持正常》(Enforcing Normalcy),她提出確切的證據,說「正常」(Normalcy)這個詞直到一八六〇年左右才在英語語言中出現。在那之前,我們只有「理想」這個概念,沒有人會希望達到。

在美國,當國家試圖控制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口,並讓來自全世界的移民變得美國化的時候,「正常」是在這樣的文化情境下興起的。然而,正常最主要是來自統計學的概念。雖然我們一直聽到我們可以靠改變行為、訓練身體和心智來達到正常,但在真實人類的真實世界中,標準、規範和正常並不存在(筆者特別強調)。

在我們的文化、家庭和生活中,我們被教導要追求正常。但當我們追求它的時候——
像我追在它後面的時候,它就消失了。 你越想接近,它就越像是一道不停退後的地平線。追逐正常這道不停退後的地平線,會引發嚴重的焦慮,因為這麼做所暗示的訊息,仍然是「你現在的自己並不好」。

悲慘的在於我們花費青春時光,試著把自己塞進「正常」的框框裡,結果卻在長大之後發現,我們最崇敬的人,是那些勇於活在框框外的人。

早的話可能在我們的二十後半,但通常都要走到中年了,才知道這樣艱難的任務被留給我們,我們必須將自己被深埋的那一部分挖掘出來,重新學習什麼是真正活著、真的做自己。

倘若我們從一開始就被鼓勵做自己,承認人類的存在各形各色,而且正是這些差異,創造出能讓我們活得淋漓盡致的色彩——這一切一定容易得多。從童年的期望中徹底根除「正常」的概念,讓小孩做自己,無須道歉,這種做法不是健康多了嗎?

練習 : 正常的迷思如何影響了你

花點時間思考並寫下對正常的期望,如何影響你的自我概念、人生選擇以及焦慮。

你是否有別人不管是明示或暗示地說你某些地方不太對勁,以致於你放棄了一部分的自己,試著服從的經驗?你對這種事的最初記憶發生在什麼時候?就你所知,從你母親懷孕、你出生、嬰幼兒到學齡時期,有沒有發生過什麼事,讓你覺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太對勁或不正常?你記不記得曾被說過「你真是個難搞的小孩」或是「你好乖」?這些敘述雖然司空見慣,但它們會強化一個信念,就是「正確的行為舉止是存在的」。
在你思考「正常」的概念,而且在面對這些強化你有問題的信念、敘述和記憶時,你允許它們浮出表面的時候,再回來進行這個練習。

用焦慮擁抱真實的自己

焦慮是禮物

這裡買

想看更多「幸福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真正的犯人其實是「心理的想法」】心理學「ABCDE 轉念法」,消除緊張焦慮、整個人輕鬆起來

【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心理諮商師教你 6 個方法,安放你的焦慮與不安

【焦慮是大腦想像的恐懼】心理學導師黃啟團:釐清「恐懼」與「焦慮」,不虛耗在無謂的擔心上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焦慮是禮物》,由時報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環狀線」景點特蒐,存起來疫情過後慢慢玩 >> 點入搭乘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