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漸漸失去改變他人的欲望。當有這種想法時,你便懶得再發表意見,甚至和應或反駁。
自己成為唯一可以改變的對象。
所以我還是相信文字的力量,希望他多讀一點書後,目光遠了,胸襟寬了,能開解當下的我。
《路西法效應》
多年前已有不少人推介,亦大致了解內容,但我還是花不少時間在這厚達五百頁的書中。有些想法,畢竟需時間醞釀,閱讀正正就是一種洗練過程。書中講述情境效應,即人在某一特定環境下,會作出一些有違良知的決定,每個人都有一刻可以是魔鬼,成為Lucifier。
作者Philip Zimbardo七十年代在史坦福大學做了一項實驗,學生分別模仿獄卒與犯人,在模擬監獄共同生活。實驗只六日,兩伙人已精神扭曲,需要提早結束。後來引申出另一個著名的實驗,相信各位亦不會感陌生。測試者被告知協助一項工作,若果房內的人答錯問題便需按鍵,對方將受電撃,而電撃力每次遞增。房內的人其實是實驗人員,他們答錯,扮作受電撃。事實證明,測試者因簽訂協議,就是不情願但最終會完成實驗,而看到與看不到對方慘狀的實驗結果又有所不同。我們會因身分、崗位、制度去合理化做一些有違良知的事,放眼現世,是不是有非常熟悉的感覺?還記得村上春樹幾年前所說的牆與雞蛋嗎?
所謂的牆,便是制度,他反抗的一方。
《重慶大廈》
一直以來重慶大廈總給人神秘的感覺,充斥印巴、非洲人,除了一兩間食店,相信沒多少人曾進去。重慶大廈共分四座,超過七百個單位,內裡有許多賓舘,聘請非法工人,收費便宜。底層售賣手電、電子零件、冒牌飾物、衣服,在尖沙咀這個高地價地段,居然藏著如此一個位置,仍然未清拆,與業權分散不無關係。大學教授Gordon Matthews在二千年至零八年間便走訪那裡居住的人,甚至遠赴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西非等地,揭示重慶大廈的運作模式。
七十年代開始重慶大廈因為價錢相宜,經米芝蓮推薦,成為旅人熱門地方。其後許多非洲人經香港到中國採購低廉物品,暫居重慶大廈,回國成為富有一群。香港因入境條件相對寬鬆,亦成為許多動亂國家人士的避難所,他們都躲進重慶大廈。重慶大廈可說是全球化下的一個國際縮影,具前瞻性的力量。
近年,重慶大廈的底層與地舖已成港人商店,滿佈廣告板,逐步吞併那裡。非洲人士在港亦銳減,他們更多直接到了廣東等地尋求機遇,連他們都感受到,在香港越來越難生活。
重慶大廈還能撐多少?沒有人說得準。你已失去探索九龍城寨的機會,這次你又會錯過嗎?
《香港好聲音》
訪問十二位香港資深音樂創作人。若果想了解多點關於音樂工業、幕後人員、關於創作、創作人的想法,這是本非常不錯的讀物。或者說,我喜歡探索不同類型的創作人,從中我可以更了解他的個人點滴、他的人生觀以至走到這個位置的源由。
作者予逸堯本身通曉作曲填詞,又是監製,近年多了文字創作,出版過飲食指南。藉這機會,我也重溫他的歌曲。
《路》
吉田修一近期的作品,背景是二千年興建的台灣高鐵、連接台北與高雄兩地的故事。故事橫跨七年,主要由三組人物構成,包括一對各自到了他國工作的日本女孩及台灣男孩、一個攜著小孩的女人被拋棄後回台遇上舊同學、以及年邁日本老翁回台與舊台灣朋友重逢。故事平淡但細膩,若果對台日治時期感興趣的更能有所體會。書中的日本人每每稱台灣作南國,看時我莫名想起張懸的〈南國的孩子〉。
《獻給死者的音樂》
讀過這書的人都會知道,作者山白朝子其實就是乙一。這本小說是數個短篇故事結集,都是設定在古代、關於鬼怪的題材。這次沒爆炸性的感覺,我認為他寫時代性的小說更能吸引人,畢竟他也是喝著這世代奶水長大的一群。
《當代建築的靈光》
介紹世界建築的書籍。吸引我的是當代這二字,建築來到二十一世紀到底起了什麼作用,這些年來不斷有新的理論出現,建築除了實用考量,它更是城市呼吸的地方,具有代表城市精神面貌、集結民眾、改變人活動模式的功能。新政府總部大樓便具備這些條件,當然一個城市只有硬件而沒相應較件配合也是徒然。
這類包羅萬象的書對本身喜歡深入探究的你並不適用,因為只屬簡介,若果真正喜歡哪個建築師,應集中往那人身上發掘。這通通適用於描述關於音樂、小說、電影的書,不過這類型的書還是有用的,它能提供多一些座標供你發掘,旅行時又能記著更多地標。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上年出版且受注目的書,如書名所述兩名經濟學家分析為什麼一些國家會比其他國家貧窮,有些國家能改變過來,而一些一直衰弱下去。書中強調國家所採用的政治模式才是一個國家成敗的關鍵,但國家總會因循原先的制度進行微調,因為徹底的改變會對既得利益著帶來衝擊。作者從歷史旁証,比如專權者抗拒創造性破壞,像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這新興生產模式改變經濟生態從而改變利益方向,影響政客到最後推翻君主制,開創民主先河。個人權利、知識產權出現,保護發明家,加快科技發展步代。於是我們看到,科技發展、人類生活在近二百年快速改變,這與演化的政治環境有莫大關係。當然,書中有談及你所關注的那個國家。仍在讀這本書,在此推介。
《地獄》
Dan Brown的小說仿似有一條公式,這本亦是繼《達文西密碼》、《天使與廆鬼》、《失落的符號》後羅怕蘭登這個符號學家再次出場。書名inferno來自意大利畫家波提且利的名作地獄圖而來,而這張畫便啓發自但丁討人的《神曲》。故事亦始於佛羅倫斯、但丁的成長地。一個瘋狂的科學家計算人類滅亡的日子不遠,這不是戰爭、瘟疫問題,而是人口增長,在不久將來人口膨漲最終導致全人類滅亡。於是他想到一個方法解決問題,而蘭登便如電影主角般阻止事件發生。看時我不斷想作者是以什麼角度去看待這回事,從不同人物中我猜度他的想法。
看時我亦不斷去想人口過剩這個主題。這簡直可貫穿現今所有最貼身的社會問題。為什麼這城市爭吵多了?因為人多了,每個人的空間相對少了、資源少了。這是個由居住單位、工作崗位、小童學位、黃子華演唱會、渣馬資格、iphone 6以至港鐵列車空間都需要搶的年代,而情況只有惡化下去,你可以想像到嗎?但我們大部分人都沒認真去想這核心問題,正如書裡歹主所言,我們心裡總防止機制,儘量繞過不快/解決不了的事,只解決眼前的事,那管真實問題存在。
當然,能解決到眼下的事還是好的。
最後留給大家發人深省的這一句,是書中歹角留給主角們的一句話。
地獄最深處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道德淪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更多疯传趣闻: www.mamaktal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