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不要為外語講得不夠好而自卑!她錄取 8 間常春藤名校的原因就是「英文不好」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不要為外語講得不夠好而自卑!她錄取 8 間常春藤名校的原因就是「英文不好」



在需要用到英文的場合,或在講英文的時候,有些人總是要在後面加一句:「不好意思,我英文不夠好。」也許表達起來有點生澀,也許發音不夠標準,但讓人真正不自在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那股不自在。明明學了 10 幾年英文,其實也有能力能夠用英文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卻始終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17 歲來自移民家庭的蕭靖彤   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她把克服的過程寫進申請大學的文字作品中,同時得到了所有 8 間常春藤名校的錄取通知,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

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馬來西亞人,在她 5 歲時一家人移民到美國在加州定居。英文不是他們的母語,使他們成為了局外人,也因此遇到了很多困擾。

「在我們家,英文不是英文。」是她作文的開頭。她寫道,在家中,把蛇 (snake) 講成零食 (snack),接受 (accept) 講成除此之外 (except) 是很正常的事。她曾在課堂中被請出去到語言專家那進行訓練,也多次因為發音被同學嘲笑過。

她開始排斥這個陪著她從小長大,她用於學習任何她所知道的事物的語言– 英文。她曾經因此自責,也懷疑過自己為何不能像大家一樣。

在文中她講述媽媽和她分享了一段她剛從馬來西亞的小村莊搬到城市中開始學英文的故事。媽媽告訴她要用文字當作力量,為弱者挺身。

儘管英文不是所謂的正統,她還是在 3000 多人面前朗讀她的詩,訪問各界人士,為學校舞台劇編寫故事。她為流浪者、難民、被忽視的那些人們發聲。

文章的最後她寫道,「在我們家,語言不是破碎的,而是充斥著情緒的。我們對話的方式就是美的表現。我們用文字打造了一棟房子,也許是一棟在別人看來歪曲的房子,但就是我們稱作家的地方。」

這篇使她被 8 間常春藤名校錄取的文章在網路瘋傳,也有許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英文不該成為你的限制,而該是讓你能盡情發揮表現的溝通橋樑。

「會嘲笑別人英文的人,一定只會說一種語言。」當一個外國人努力的要用破碎的中文跟你溝通,你不會嘲笑他,反而是在內心佩服,並試著去理解他要表達的。我們應該也以自己能學習第二外語為傲,而不是擔心自己說得不好。只要記得英文是我們能為自己,或甚至更多人發聲的工具。

延伸閱讀:
他英文不好,卻用「這種語言」,結交了 200 個不同國家的朋友!
「對不起,我英文不好」別再說這句!總是否認自己當然永遠說不好
我哈佛研究所畢業,男友高中就輟學,但是在他身上我學到更多

(參考資料:BBC新唐人TheTab;圖片來源:The Orange County Register。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來  VidaOrange 粉絲專頁   給我們按個讚吧 🙂
【VidaOrange 正在徵 社群編輯 唷】

 如果你平常關注職人、寵物、親職、旅遊美食、占星、兩性、下廚、居家裝飾、健康、穿搭潮流、化妝保養,以及影劇議題,歡迎加入 VidaOrange >>  詳細職缺訊息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VidaOrange 社群編輯:您的大名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