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人生下半場想怎麼過?】日本生活美學家廣瀨裕子:擺脫「算了,沒關係」的將就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人生下半場想怎麼過?】日本生活美學家廣瀨裕子:擺脫「算了,沒關係」的將就



圖片來源:pexels

《VO》導讀:

購物是件愉快紓壓的事,然而如果將「不確定是否需要」、「以後可能需要」的東西買回家堆積,一但空間擁擠、凌亂起來,生活品質下降,卻不見得會快樂。

該如何避免三不五時就手滑購物呢?重視「簡單生活」的日本作家廣瀨裕子,在她的新書《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告訴我們,試著練習跟物品「建立連結」、擺脫購物時的「將就心態」,漸漸就會明白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還給自己一個清爽舒服的居家空間。

(責任編輯:謝宜臻)

文/知名日本作家 廣瀨裕子

整理完居住空間後,就會開始添購「有這個更理想」的物品。

「有這個就足夠了」的想法,可以讓人遠離「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的欲念,先擺脫「想要」的想法,就不需再耗費尋找新物品的時間,也不需要為了得到「下一個想要」的物品耗費大量勞力。

「有這個就足夠了」的想法,思考的重點在於「這裡」。對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感到滿足,思考未來和該物品共度的時間。

於是,人和物品之間就建立了新的關係。

感受物品的「存在」,它和你密不可分

或許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其實 人和物品之間原本就應該建立「只要有了它,就感到滿足」的關係,即使一開始時並沒有這種關係。

把自己認為「有這個就足夠」的物品放在生活空間中,就會覺得它立刻完美融入了周圍的環境,好像它原本就在那裡。

生活的空間往往代表一個人本身,反映了生活在那個空間的人的想法和感覺。物品融入周圍的環境,其實就是融入那個人本身。

這種時候,人和物品之間就開始建立關係,這種感覺或許有點像終於見到了一直想見的人。有時候——我會想像只有這些物品的空間。

擺脫「先買了再說」的將就

從某個時期開始,我希望自己能夠在看到某樣物品時, 先瞭解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它。 要能夠感受到「這是真正符合我需求的東西」才買回家, 擺脫「先買了再說」的想法。 這是我逐漸建立的兩項準則,因為我認為這才能夠漸漸培養自己覺得「有這個就足夠了」的想法。

看到物品時,能夠感受到「這是真正符合我需求的東西」時當然沒有問題,但以前沒有這種感覺時,也經常會「先買了再說」。

「先買了再說」是一種湊合的感覺。日常生活需要不停地做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在面對無數選擇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算了,沒關係」的想法。「算了,沒關係」的情況其實也有兩種,一種是開朗豁達的「算了,沒關係」,另一種是自己也覺得「好像有點離譜」的「算了,沒關係」。

「先買了再說」會在這兩種「算了,沒關係」之間搖擺,有可能走向任何一種結果。

然而,如果「先買了再說」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就會像淤泥一樣卡住。那的確就是淤泥。當生活被「先買了再說」的物品包圍,容易造成停滯,所以我努力要求自己減少「先買了再說」的情況。

我認為這是一種習慣,其實並不是困難的事,只要養成 「一旦猶豫就不買」、「下次再說」、「等到認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時再買」 的習慣就好。

如今,世界上有太多物品,即使無法馬上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物品,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就發現完全符合需求的物品。

必要的物品會在必要時出現。 如果自己能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太美好了──

整理物品也整理「心」

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大人的簡單生活提案。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 2

這裡買

延伸閱讀

你不知道的心理秘密:老是衝動購物,可能是空虛創造出的「偽需求」

【疏於關心環境,將換來大自然的反撲】《零廢棄的美好生活》:拒絕便利生活,讓心靈更富足

【外出當熟女,在家當少女】Lo-Fi House 教你用 Pantone 流行色,小房間也能有粉嫩旅館風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大人的簡單生活提案。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 2》,由 平安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生活報橘特別企劃】 大稻埕生活散步>> 點我看完整報導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