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厲害的人,都懂這些心理學》,由 方言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當開會要上台發表簡報時,是不是忍不住會感到緊張,進而影響表現?下次面對這種情況,不妨用「心理學」的一個小技巧消除緊張。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 /日本心理學家 內藤誼人
在大學上課,基本上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但小學、國中、高中,座位都是固定的,換句話說,上大學就自由了。
如果你是在大學教書的老師,會從經驗中知道學生選座位是有規則的,這個規則就是「越愛翹課的學生越會選擇後面的座位」。通常,坐在後面的學生都不是真的想上課,他們要嘛討厭老師,要嘛希望下課鈴聲早點響起,這點幾乎錯不了。
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但真有一位學者認真地研究這件事,他是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普拉亞.拉古巴教授。拉古巴教授表示,不想上課的學生會想「坐在最後面」。也就是想躲在後面的意思。上課意願普通的學生會選擇「中間」座位,意願強烈的學生則喜歡坐在「最前排」。
拉古巴教授還說,「想讓教授記住自己」的學生,也會選擇坐在最前面一排。
如果你要在眾人面前發表演說,以前面的人為對象
這麼說來,研討會、演講會等場合,也符合這個規則。
坐在前面的多半是很感興趣的人,坐在後面的多半是沒興趣,或是被迫參加的人。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都只對坐在前面的人講話,他們對我比較友善,而且會面帶微笑。剛開始上課時難免緊張, 只向自己的粉絲或支持者說話,就能適度地消除繁張感。
等到慢慢習慣後,再納入坐在後面的人,將視線拋向他們;但在此之前, 還是以坐在前面的人為對象,才不致驚慌失措。
相聲演員和搞笑藝人也是這樣, 一開始都只對坐在前方的客人講話而已,他們會與前方的觀眾互動,炒熱氣氛,但或許也可能是藉此來紓緩緊張吧!
如果你要在眾人面前發表演說,不妨僅以前面的人為對象, 才不會過度緊張。
坐在後面的人通常都是一臉竄到無聊、無趣的表情,要是看著他們,肯定壓力更大了。
《厲害的人,都懂這些心理學:讀懂人心,預知別人下一步,不說錯話、做錯決定,有好人緣,幸運總是來敲門》
想看更多「職場人蔘」,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高績效主管都是好教練】薩提爾教練模式:讓對方理性溝通、排除情緒干擾的「3 種句型」
【如何讓能幹的部屬信任你?】日本心理教練:一個身體動作,就會讓部屬的認同感升高
【說話簡單但說得動人很難】TED 近三千萬觀看演講:讓人更想聽你說話要注意的 10 個要點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厲害的人,都懂這些心理學》,由 方言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