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好戲連場~《換諜者》BRIDGE OF SPIES 冷戰時期的換諜使者 史提芬史匹堡導演+湯漢斯+高安兄弟編劇~~我哭了!!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好戲連場~《換諜者》BRIDGE OF SPIES 冷戰時期的換諜使者 史提芬史匹堡導演+湯漢斯+高安兄弟編劇~~我哭了!!




 
>>當 史提芬史匹堡導演+湯漢斯+高安兄弟編劇=震盪人心。
為何?
本來呢個班底,可以拍100套娛樂片。
但他們沒有,反而著重人性保貴---願意為別人犧牲。
係啊~一個律師仲要在大律師行,為了一個三唔識七的陌生人,雖然話係政府安排,但明明可以推走唔接,卻要為陌生人而騙家人,去到遠地方去孤軍救人,仲要同德軍等大國要求救人。且要救埋一個唔關事,連美國都唔理佢死活的飛機師。
一早政府講明,你死你事,唔係代表政府。
你,會唔會咁傻去做?!
唔會?唔明?或者這就是原因。
如果再無人講這種情措,人會變得更自我。
不願意又或只看自己,一天大家也會變得失去人性。
為何幾個可以賣幾億身家的人,走去拍呢套片。
就是提醒會漠視別人的大家,從新注視,人不是獨活。
如果年青人能夠明白此片的精神,豈不是更好?
何況片中的湯漢斯,他的行為,豈不是更難思想。
但老一輩的也明白,人不是獨活,為了別人犧牲是很簡單正常的事。
湯漢斯明白,不救那年青人,他一定死。國家也不會救他。
如果不借機會,他一定失去這年青人。
反正都是救,反正都已付出,為何不去救多一個人。
於是,他運用律師的口材及思考去營救。
如果你仍不明,我沒法,只願一天你們明白,為別人犧牲是值得。
如果你明,那我只可以說這是一套說為別人付出的祟高情懷,所以看完後,我是流淚離場。
 人不是獨生,當你願意為別人付出時,就明。






來屆奧斯卡大熱力作!
殿堂大導  史提芬史匹堡 X 湯  漢  斯  金像影帝
四度交鋒   鬥智鬥謀   勇闖劇力最巔峰!
《雪花高離奇命案》金像得主 高安兄弟 編劇
交替間諜  換來和平  就憑他   改寫歷史

《換諜者》BRIDGE OF SPIES

「二十世紀福斯影片」香港榮譽發行
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Steven Spielberg)    
主演:湯漢斯 (Tom Hanks)

故事簡介
在1950年代,冷戰的初期,美國與蘇聯關係緊張,所以當FBI聯邦調查局在紐約緝捕了蘇聯間諜Rudolf Abel,兩國間的恐慌和緊張氣在1950年代,冷戰的初期,美國與蘇聯關係緊張,所以當FBI聯邦調查局在紐約緝捕了蘇聯間諜Rudolf Abel,兩國間的恐慌和緊張氣「二十世紀福斯影片」香港榮譽發行、「夢工場」及「Fox 2000 Pictures」聯合呈獻--《換諜者》(Bridge of Spies),是奧斯卡殿堂大導史提芬史匹堡、暨《雪花高離奇命案》金像得主高安兄弟編劇,聯手炮製的世紀矚目鉅作。金像影帝湯漢斯再度光芒四射,跟史匹 堡四度交鋒,鬥智鬥力再鬥謀,勢必勇闖劇力最巔峰,被外界一直看好為「來屆奧斯卡大熱力作」。故事改編60年代的真人真事,美軍U2高空偵察機於執勤時被 蘇聯軍方擊落,美國律師James Donovan(湯漢斯)受中情局聘用,擔任與對方秘密談判的代表,出盡法寶營救被劫持的美籍飛行員!關鍵時刻交替間諜以換來和平,卻因而捲入無底深潭的 風暴之中,歷史從此被改寫起來…


真人真事改編 冷戰時期的換諜使者
在1950年代,冷戰的初期,美國與蘇聯關係緊張,所以當FBI聯邦調查局在紐約緝捕了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Rudolf Abel),兩國間的恐慌和緊張氣氛只是有增無減。阿貝爾被控把加密訊息送回俄羅斯,被FBI盤問時拒絕合作,因此被關進聯邦監獄,等待審訊。

美國政府需要找一位獨立律師擔任阿貝爾的辯護律師,於是找了來自布魯克林(Brooklyn)的保險索償律師占士杜魯凡(James Donovan)。雖然占士杜魯凡在行內是有名的談判專家,但他對於這類型而且這麼大型的案件沒有太多經驗,所以並非太想捲入這宗官司,尤其是要為蘇聯間 諜辯護這麼嚴重的事件,必定會令他成為社會焦點,令他的家人成為監視、鄙視的對象,甚至會危害他們的人生安全。

不過,占士最後都答應了擔任阿貝爾的辯護律師,因為他忠於維護公義和人權的原則,希望可以確保阿貝爾能接受公平的審訊,即使他是來自蘇聯。在他為這場官司 作準備的過程中,他與阿貝爾之間建立出一種互重互諒的情誼。占士敬佩阿貝爾的堅定和精忠,於是為他作出了精彩的抗辯,指出他的行為是基於一位軍人對國家的 服從與忠心,只是現在徒勞無功。

不久後,一架美國U-2偵察機在執行秘密偵察任務時被蘇聯擊落,飛行員弗朗西斯·加里·鮑爾斯(Francis Gary Powers)被俘虜,更被判在蘇聯監禁入獄十年。CIA中情局否認主使有關偵察任務,但恐怕鮑爾斯會被迫供,洩漏機密情報。由於見識過占士之前在法庭上 的雄辯,中情局特工人員Hoffman暗地聯絡並任命他執行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重大任務,與蘇聯談判交換人質。為顧全大局,占士冒著自身的生命危險,遠赴 柏林展開這場換諜談判。

當占士到達柏林後,得悉一個名叫Frederic Pryor的美國學生在東柏林意圖返回其西柏林的家時被捕,於是他決定除了執行CIA委派的換諜談判,要求蘇聯釋放外被俘飛行員外,也要釋放這名學生,因為他絕不會遺下任何人,見死不救。

英國編劇麥卓文與高安兄弟聯手編劇  冷戰故事吸引史匹堡執導英國編劇麥卓文(Matt Charman)在一本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傳奇中的一項腳註中,看到關於一個被總統派往古巴談判釋放1,113名囚犯的美國律師的參考資料,引發了他的好 奇心。他開始展開資料搜集,並找到了占士杜魯凡這知個名字,是個來自布魯克林的一位成功的保險索償律師。細閱占士的事蹟,麥卓文發現在古巴談判前的一個故 事更為有趣:占士曾為一名在冷戰期間從事諜報活動的蘇聯間諜擔任辯護律師,雖然他是專打保險官司的律師,而且很久沒有接觸刑事案件,他卻被委派執行史上最 受矚目之一的換諜談判。

麥卓文專程飛往荷里活,希望可以遊說到片商開拍占士杜魯凡這個換諜故事。雖然占士杜魯凡這個人物在冷戰歷史中少有被提及,但當麥卓文向「夢工場」 (DreamWorksPictures)推薦這個關乎國家安全和兩國角力的引人入勝故事時,「夢工場」的一眾製作人都立即被吸引。

曾監製《林肯》(“Lincoln”)的Kristie Macosko說:「不是太多人知道占士杜魯凡的故事和他在冷戰時期的偉績,但這種故事絕對合史提芬史匹堡的口味。」曾監製《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極速罪駕》(“Drive”)的Marc Platt本身認識占士的故事,也知道說史提芬史匹堡對冷戰以及歷史很有興趣:「史提芬史匹堡對很多歷史上具象徵性的人物都很有研究,也在大銀幕產重塑過 很多經典的歷史事件,他絕對是執導這個故事的最佳人選。」

當然,史提芬史匹堡對這個根據史實改編、劇力萬鈞的故事相當感興趣,而最吸引他的,是占士杜魯凡這個人物,他是個備受敬重的律師,也是過著典型 family man生活的平凡人,但卻背負了這樣一個重要和危險的任務,並憑著他的原則和信念排除萬難,完成使命,絕對是拍成電影的絕佳材料。

史提芬史匹堡說:「我在五、六十年代成長,對於冷戰時期的事有很深的印象和認知,但我卻不知道這換諜事件。當時,美軍鮑爾斯的U-2偵察機被蘇聯擊落的事 件人所皆知,但我完全不清楚他被俘虜後所發生的事,這個用蘇聯間接交換美國偵察機司事件的來龍去脈,當中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麥卓文之後回倫敦著手編寫劇本,六星期後已經寫出了一個劇力十足的初稿,然後監製把劇本交給高安兄弟,以他們獨有的格調去加以編寫。前作有《二百萬奪命奇 案》(“No Country For Old Men”)、《大保齡離奇綁架》(“The Big Lebowski”)和《雪花高離奇命案》(“Fargo”)等的高安兄弟,很快就完全融入了故事中的時代,寫出當其時的感覺以及把湯漢斯的個人特質與主 角占士杜魯凡融合。史提芬史匹堡說:「高安兄弟讓我們深入各個人物角色,把人生中的諷刺和荒唐寫得細膩入微。」

而貫穿了這個劇本的一個令史提芬史匹堡非常有同感的核心,是間諜其實看似是普通不過的人,他解釋說:「這故事中描繪的間諜不是我們一向定了型的那種,他們 是平凡得我們甚至完全不會留意到的人,更遑論會發現他們在執行影響國家安全的任務。麥卓文和高安兄弟是三位無與倫比的說故事者。」

劇本完成後,電影製作也如火如荼地進行,除了有導演、編劇、主角的殿堂級組合外,整個製作團隊也是精英雲集:兩度獲得金像獎的攝影指導Janusz Kaminski(《舒特拉的名單》《雷霆救兵》)、金像美指Adam Stockhausen(《布達佩斯大酒店》《被奪走的12年》)、服裝設計Kasia Walicka Maimone(《魔球》《最暴烈的一年》)、三度獲得金像獎的剪接Michael Kahn(《林肯》《慕尼黑》)、以及獲得12次金像提名的作曲家湯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主理配樂(《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太空奇兵·威E》)。

史匹堡首拍間諜電影  湯漢斯再度合作

史提芬史匹堡自小就用在屋企後院拍攝8mm戰爭片,故事背景多是二戰,直到真的成為導演,戰爭也是他常拍的主題,如《舒特拉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1941》、以至《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系列,無一不涉及戰爭背景,但卻從沒有拍過關於國際間諜活動的故事。他說:「我喜歡間諜電影,喜歡間諜小說作家John le Carré、占士邦電影、瘋狂雜誌(Mad magazine)中的Spy vs. Spy專欄,這些都是我由細看到大的,所以間諜故事一直都在我的腦海裡。」

《換諜者》的人物都是一個個傳奇,而占士杜魯凡則是故事的核心,為這個重要的角色選角,毫無疑問要找當今最具代表性的演員之一:湯漢斯。

湯漢斯與史提芬史匹堡合作多年,包括《雷霆救兵》、《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和《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以及他們一起監製的艾美/金球獲獎HBO劇集《雷霆傘兵》(“Band of Brothers”)和《The Pacific》。史提芬史匹堡說:「占士杜魯凡是那種會挺身而出的人,他相信公義,一視同仁,不管是敵是友,他也會為公義和法律而站出來。而湯漢斯的道 德品格,他對公平和公義的堅持,以及他如何用他的名氣來作出貢獻,令他成為飾演這個人物的絕佳人選。」

湯漢斯知道《換諜者》有頂尖的製作人坐陣,所以還未看劇本已不加思索就答應演出,而當他看過劇本後,發現這可能是他從影以來最令他興奮的作品之一:「這題 材一向都很吸引我,因為那個時代和環境。我知道鮑爾斯是被蘇聯俘虜的U-2偵察機機司,那時是矚目的國際新聞,而最後一場交易把他安全帶回家,但我卻不知 道當中細節,也不知道占士杜魯凡是誰。」

湯漢斯也被占士和阿貝爾之間慢慢建立起來的情誼所吸引:「他和阿貝爾之間的關係,最初是辯護律師與被告人間的關係,他甚至說:『我是你的辯護人,我的工作 是代表你和把美國司法的最好一面帶給你,這就是我眼中的公義。』慢慢地,他們之間發展出個人的情誼,因為占士覺得他是為一個好人辯護和爭取,以個人情感和 他堅持的原則來說,這都是一場正義之仗。」

史提芬史匹堡覺得占士是個無私的人,他對公義的堅持,令他甘願把為阿貝爾的辯護放於他個人的安全之上,他說:「占士所做的事,為他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和 衝擊,就像是當年我父親對人說他在蘇聯逗留了三個星期時所承受的壓力,因為在那個敏感時期,如果不小心說話,與蘇聯扯上關係,分分鐘會被指是串通共謀。」

英舞台劇獲獎演員 馬克懷倫斯 演蘇聯間諜

蘇聯間諜阿貝爾的選角也是個重要的決定,因為這個人物是個非常精忠和深不可測的人,也需要令觀眾感受到他的人性和感性一面,而且這位演員更要跟湯漢斯同台 演出大量對手戲。史提芬史匹堡一向都很欣賞能真誠地演繹角色的演員,所以他留意到英國電影及舞台劇演員馬克懷倫斯(Mark Rylance):「馬克是位出色的演員,我看到他在《十二夜》的演出,就認定了他是適合人選。」

馬克懷倫斯以舞台劇演出聞名,更曾獲得勞倫斯奧利弗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和東尼獎(Tony Awards),最近演出英國電影劇《Wolf Hall》。今次他有機會跟史提芬史匹堡合作,對他來說是極之榮幸的事,雖然阿貝爾是個引起國際分歧的人物,但他的無私愛國之心,贏得了占士杜魯凡的尊 重,馬克覺得這點非常引人入勝。

生於1903年的阿貝爾,真名是Vilyam Fisher,於1971年離世,在生時甚少被拍照或訪問,馬克懷倫斯說:「我們對阿貝爾的了解不多,他是個潛伏間諜,他開始執行間諜活動前已在美國居住 多年,而他也不是間諜主腦,他只是執行任務。但當他被捕後,美國政府有點小題大做地把他在間諜活動的重要性放大。」

阿貝爾在布魯克林以畫家的身份定居,而當他被捕後,並沒有隱瞞他的過去,但對於他在美國進行的間諜活動,以及跟莫斯科的一切聯繫,則守口如瓶,令FBI束手無策。

湯漢斯說:「阿貝爾只是一知執行命令的人,他是個間諜,而在蘇聯也希美國人在做同樣的事。我相信當阿貝爾看到一個美國律師如何為他辯護時,一定覺得很驚訝,因為這個律師不是在做一場法律上的大龍鳳,而是真心的相信他和為他辯護。」

真正的阿貝爾其實是個出色的藝術家,史提芬史匹堡在電影開場時突出了這一點,他說:「我們如何看自己,而別人又是如何看我們;我們隱瞞著甚麼,讓別人猜測 些甚麼......這些概念都在開場這一幕展示出來,首先拍著馬克的臉,他是阿貝爾,之後慢慢移開,發現他其實是在細看自己的臉,因為他要畫自畫像。這會 令我們想,我們是如何看自己?當我們畫自己時,那是我們眼中的自己,還是我們想別人看到的自己?而這正是間諜要做的事,他們要假裝,要融入得像消失了一 般,才叫成功。」

《飛鳥俠》艾美賴恩 演換諜英雄背後女人
憑《失蹤》(“Gone Baby Gone”)獲得金像提名、最近演出金像最佳電影《飛鳥俠》(“Birdman”)的艾美賴恩(Amy Ryan),飾演占士的賢妻瑪莉(Mary),她說出參演《換諜者》的原因:「很多劇本都需要你看了十多頁才慢慢理解各個角色,但我們只需要看幾頁就可以 了解占士杜魯凡是個實事求是的律師,而我喜歡瑪莉這女子,她並不是丈夫的應聲蟲,她有很強的個人思想,對於丈夫將要走進的世界,她可以說出一些非常強而有 力和聰明的意見和想法,這些都非常吸引我。」

在電影開拍之前,艾美有機會與瑪莉的孫女見面,她說:「我看了她們家庭的結婚相簿和旅行照片,聽了很多第一手的故事,得知瑪莉是在Bay Ridge出生,在非常虔誠的愛爾蘭天主教家庭長大,於Marymount College畢業,之後在Park Slope定居。她對於丈夫所做的事感到自豪,但她不喜歡因此而來的各方關注,以及擔心子女的安全。」

艾美細緻地演出了這個女子在如此處境下的堅毅與溫柔,她處於兩難的矛盾局面,一方面要支持和信任丈夫去做對的事,但另一方面要面對各方的壓力,要保持家庭免受危害,同時他們的朋友也在疏遠他們,使他們被孤立。

《鼓動真我》新星 艾斯甸史杜維 獲史匹堡推薦演美間諜機司
曾演出《鼓動真我》(“Whiplash”)的荷里活新星艾斯甸史杜維(Austin Stowell),飾演U-2偵察機機司鮑爾斯。鮑爾斯在偵察機被蘇聯擊落後被俘,被單獨監禁,並要接受公開耹訊。史提芬史匹堡向劇組推薦他,是因為覺得 他在其有份監製的古代警匪劇《Pubic Morals》的演出非常出色。

在冷戰時期,由於有需要搜集敵方的軍事情報,美國製造了U-2偵察機,它能夠在70,000英尺高空飛行,比民航機高一倍,蘇聯的雷達也無法追蹤。鮑爾斯 的偵察機被擊落在其時是極大的國際新聞,他在1977年離世,享年47歲。他的兒子在片中客串負責訓練U-2偵察機機司的CIA特工。

美國、德國、波蘭取景
製作團隊在美國和歐洲尋求適合的拍攝場地,最後決定在美國紐約、德國柏林和波蘭樂斯拉夫(Wroclaw)取景。監製Marc Platt說:「拍攝《換諜者》有趣的地方是,我們好像在拍兩套不同的電影,也各自代表著占士執行的兩個非一般的任務。他在布魯克林為阿貝爾產庭辯護是一 套戲,而當他遠赴柏林,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執行換諜談判,則是另一套戲。

電影在2014年9月於曼克頓正式開拍,充分運用當地各式建築風格和相鄰城鎮的面貌,拍攝了數個月。攝影指導Janusz Kaminski首次與史提芬史匹堡合作是1993年《舒特拉的名單》,自此就合作拍了多部電影,監製Marc Platt說他們默契十足,其一個人說一句話,另一個會知道下一句是甚麼,二人之間有神奇的火花。

湯漢斯說:「我喜歡跟Janusz Kaminski合作的原因是我可以很容易了解他的想法,我問他這一幕怎樣拍,他會很清楚告訴我,所以我不會拖垮那場戲,他更會幫我演繹出角色的精髓。」

劇組在曼克頓地鐵站拍攝阿貝爾被FBI跟蹤,同時占士正在上班途中的一幕,因為製作人們都覺得必須在真正的地鐵站、真正的月台拍攝才夠真實感。幸好紐約的大都會運輸署(MTA)很樂意合作,容許劇組在一個星期日的大清晨進入站內拍攝。

金像美指Adam Stockhausen說:「我們要以極快速度工作,把站內的海報、指示牌除下來,改變燈光設施,把整個站重新包裝,之後當然還要把一切還原。」而地鐵車廂內的部分,則是在紐約鐵路博物館中的1960年代真實地鐵車廂內拍攝。

占士的律師樓是在曼克頓中區的紐約大律師協會取景,那是在44街的一座歷史建築物,非常適合故事時代背景。占士的居所是在Ditmas Park的優靜住宅區找來了一間優美的維多利亞式房屋拍攝,居所的室內景則是在Steiner Studios片場搭建出50年代的家居環境拍攝。

之後劇組移師到歐洲拍攝,在柏林中南部的滕珀爾霍夫機場(Flughafen Tempelhof Airport)取景,這個機場是1948和1949年歷史性的國際空運補給發生的場地,當時蘇聯軍方禁止海陸交通通往柏林西部,於是由美國、英國、加拿 大、澳洲、紐西蘭和南非而來的飛機把糧食物資送往當地,以免當地人民食物短缺。史提芬史匹堡在機場拍攝了多場戲,包括占士和鮑爾斯乘坐美軍貨機返回美國的 一幕,而片中有U-2偵察機出現的場面,都是在加州尤巴縣(Yuba County)的Beale Air Force Base借用真正的U-2偵察機進行拍攝。而鮑爾斯駕駛U-2偵察機被擊落的場面,則是在滕珀爾霍拍攝,美術組仿製了U-2偵察機的駕駛艙,拍攝鮑爾斯在 機內的近鏡鏡頭。

柏林的格林尼克橋(Glienicker Bridge)是史實中換諜進行的地方,劇組也是在這裡拍攝整部電影的高潮一幕。其他拍攝地點包括柏林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 (Friedrichstrasse)和腓特烈大街車站(Friedrichstrasse Station),但在現代的柏林取景其實有一定難度,因為當地環境比冷戰時期現代化得多,但美指還是能化腐朽為神奇,找到了一些陳舊和鏽跡斑斑地下鐵通 路來進行拍攝。

片中一些重要的場面是發生在柏林圍牆,劇組就去了波蘭的樂斯拉夫拍攝,這是一個經歷了多年經濟衰落的荒落之都,看起來很像被戰爭蹂躪過後的城市。樂斯拉夫 曾經是德國的一部分,當時名叫Breslau,所以很多建築都是德國風格的,而且很多建築物都是在戰後到現在都沒有被改動過,有些更還留有打仗時遺下的子 彈孔。

當換諜事件發生之時,柏林圍牆仍在興建之中,史提芬史匹堡希望觀眾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柏林圍牆正在被建造時的模樣,首先是一幅臨時圍牆,用石屎磚頭和倒鉤 鐵絲網製造而成,之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強化水泥石板,頂部有巨型的導管。美術部製造了300碼長的圍牆,以真實版本同樣的物料、同樣的尺寸來製造。

湯瑪斯紐曼代替患病約翰威廉士 主理配樂

曾獲得12次金像提名的作曲家湯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為本片主理配樂,他的音樂一向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把電影提升,而又不會喧賓奪主,以湯漢斯說法來解釋:「好的配樂有兩大特色:它們在背景奏 著但自然得你不會為意,或者它們在奏著而你不能想像這一幕如果沒有這音樂會變成怎樣。」

曾主理《擊動深情》(“Cinderella Man”)、《平頭日記》(“Jarhead”)、《隔牆有心人》(“Little Children”)等配樂的湯瑪斯紐曼說:「《換諜者》是個美國故意,而製作配樂的困難是要能代表美國但又不可糖衣包裝任何東西,而最後我得出我答案就 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身為美國人的意義為何。」

「夢工場」跟湯瑪斯紐曼合作多時,包括《寫出友共鳴》(“The Help”)、《末路驕陽》(“The Road to Perdition”)、《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等,但《換諜者》是他首次為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電影創作配樂,他說:「史提芬史匹堡是個很好的合作夥伴,他非常理解大家的藝術理念,並會 把每個人最好的一面激發出來。」

配樂在史提芬史匹堡的電影中舉足輕重,但他對《換諜者》卻有另一套想法。在《雷霆救兵》中,有大約38分鐘的配樂,在《換諜者》中則有38至40分鐘,但 在電影首20分鐘,卻是全無配樂的。他解釋說:「我有很多電影都非常依賴配樂,有時甚至是一首接一首連續地使用。但我覺得《換諜者》不需要這樣,就像《雷 霆救兵》也不需要無間斷地用配樂。」

電影初段時,配樂是比較含蓄簡約,但隨著占士跟CIA的接觸越緊密,配樂就由純鋼琴變成管弦樂,雖然變化是很細微的,但導演覺得已能夠顯出占士和阿貝爾情誼的加深。配樂是由85位演奏家組成的管弦樂團演奏,並由男子合唱團伴唱。

眾所周知殿堂級電影配樂家約翰威廉士(John Williams)是史提芬史匹堡的最佳拍檔,但今次因健康問題而不能參與本片,不過史提芬史匹堡很清楚地向湯瑪斯紐曼說明,他不期望他要造出跟約翰威廉 士一樣的音樂,湯瑪斯紐曼說:「史提芬鼓勵我寫一些反映我個人藝術風格的音樂,而不是要嘗試模仿約翰。我也知道我不希望模仿他而最後只能成為次等的約翰威 廉士,因為他奠定了電影配樂的模範,不是誰能仿效的。」史提芬史匹堡補充說:「約翰身體有問題,令我很痛心,不過幸好他已經康復了,但我們一直都是合作無 間的,已經42年了,今次突然沒有他,真的覺得不知如何是好,我甚至曾經打算不寫配樂了,就用收音機之類的聲音算吧。但之後我我知道這電影中有很多部分都 是需要配樂去幫助說故事的,而當約翰不是選擇之一,湯瑪斯紐曼就是第一個我想到的人選。」
約翰威廉士已經康復,而他將會為史提芬史匹堡下一部電影主理配樂。

放下偏見批判 向無名英雄致敬

有時真相是離奇過小說,而《換諜者》就是一個平凡人被置於不平凡處境的故事,而這是真人真事。

由於與蘇聯間諜阿貝爾的關係,占士杜魯凡受到傳媒和公眾的密切注意和議論對象,而事件中最引起史提芬史匹堡興趣的,就是人們經常會莽下判斷,讓他想到最好 的方法去說這個故事,他解釋說:「人們都喜歡找出誰是壞蛋誰是英雄,所以當大家很快地鎖定了誰是壞人,就會移情於英雄身上,對於壞人則不屑一顧,令我們都 變得很偏頗,失去了寬容的能力。」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其中一點,是很好人其實是身不由己,而要站在一個危害自己國身安全的敵國間諜那邊,並不是容易的事,有誰能願意踏出這一步去關心這個敵人?但看這個故事時,我們都會這樣做,這也是我想拍這故事的原因。」

在故事中,人們都因著阿貝爾所做的事而對他批判,但占士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而鮑爾斯也被指如此不慎讓自己落入敵人手中,但占士認為他是個克盡己任的機司,而且沒有洩露機密出賣國家。

在電影結尾,之前誤解了占士的人,都覺悟到他所做的都是對的事,知道之前批判他 通番賣國是大錯特錯,而這也是這個角色在故事中最光輝的時刻。占士杜魯凡周旋兩國之間,謙卑得體地執行英勇行為,成為無名英雄,也成為了一個如此強而有力的故事和電影的啟發者。

台前幕後簡介
導演 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美國著名導演、編劇、電影製作人,他於1993年憑《舒特拉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和1998年《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他有三部電影,包括1975年《大白鯊》 (“Jaws”) 、1982年《ET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與1993年《侏儸紀公園》 (“Jurassic Park”),曾打破票房紀錄,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其他著作有1987年《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2001年《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2年《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和《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2004年《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2005年《慕尼黑》(“Munich”)、2011年《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和《雷霆戰駒》(“War Horse”)、2012年《林肯》(“Lincoln”)、以及《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 series)等。

演員 湯漢斯(Tom Hanks).美國著名演員及電影製作人,曾參演多部不同類型電影,獲獎無數,曾憑1993年《費城故事》 (“Philadelphia”)和1994年《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連續兩年獲金像影帝殊榮。他與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多次合作,包括《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和《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以及一起監製的艾美/金球獲獎HBO劇集《雷霆傘兵》(“Band of Brothers”)和《The Pacific》。其他著作有1995年《太陽神13號》(“Apollo 13”)、2000年《劫後重生》(“Cast Away”)、2002年《末路驕陽》(“Road to Perdition”)、2004年《北極快車》(“The Polar Express”)、2006年《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2007年《韋氏風雲》(“Charlie Wilson's War”)、2009年《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2011年《來佬奇緣》(“Larry Crowne”)、2012年《雲圖》(“Cloud Atlas”)、2013年《盜海狙擊》(“Captain Phillips”)和《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等。

2015.10.22  投奔諜海







獨家旗袍照曝光   大馬正妹明禎賀年
>>> http://www.38today.com/2015/02/blog-post_332.html

最新汽车评测: www.automo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