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文化快遞》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阡陌之間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文化快遞》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阡陌之間



若從鳥兒的高度俯瞰關渡自然公園所在地──關渡平原,一橫一豎,交織在大地的畫布上,重重疊疊,分出了水稻田彼此的界線。這裡曾是大臺北地區最重要的米倉,如今是這座城市最後一塊水稻田。人文與自然的調和、在地知識與規模生產的實踐拉扯、生態保育與開發的衝突辯證,這片縱橫阡陌上,無數交會在此發生。

關渡自然公園自2016年起將舉辦十年的「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更名為「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試圖從一場行銷「活動」轉型為深入地方的「行動」,除邀請環境藝術家駐地創作,也深化志工參與,增加對關渡生活感的體驗。另外也與台灣聲景協會、竹圍工作室等單位合作,發展結合環境關懷與藝術創作的自然藝術教育計畫。期待能透過藝術柔軟卻又堅定的力量,全觀地去反省我們看待土地的態度,也藉著自然與藝術的交會,將關渡不可取代的獨特保育價值與地域特色重新梳理,以期激盪不同社群間的對話,為永續未來找出方向。

阡陌之間,誰曾相遇?

2017年的策展主題為「阡陌之間」。「阡陌」一詞指的是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今日在關渡平原仍可見到難得的水稻田風光,這片已存在百年的水田,見證了臺北這座城市的發展,許多歷史軌跡,還有不同時代人們對待土地的種種態度,都刻劃在田間道路與灌溉渠道之中。

季節性反覆耕犁,讓水稻田在淺水漫淹與空曠乾土的狀態間變化,為不同物種創造適合棲地。雖然農業開墾最初常是天然濕地喪失的主因,但若能秉持「保育和明智利用」概念去兼顧人類活動與生態保育,水稻田這一類的人工濕地環境也能成為生生不息的自然寶庫。藉由「阡陌之間」這個主題,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期望能探討關渡平原水稻田「生態、生產、生活」的三生價值,也希望能從城市紋理的角度去反思都市發展與自然保育的拉扯。

強調在地連結的駐地創作

自去年起,藝術家駐地創作增加前期田野調查。今年藝術家在工作人員引領下深度走訪關渡社區及關渡平原,與生態學者、地方居民及在地農民面對面,藉此讓作品與這片土地產生連結,更深度地回應策展主題。

臺灣藝術家鄭中和以早期阡陌間常見的蚯蚓糞土堆為靈感,創作《球球怎麼不見啦?》,採用公園內的黏土製作大小不一的土球,排列成可供人遊走的小型迷宮,除藉蚯蚓來談論土壤健康,也用繞行後仍可找到出路的迂迴式設計,期許人與環境間的問題終究可找出解決之道。德國藝術家Roger Rigorth創作《翅脈間的風景》,將人類打造出的地景,包含道路、埤塘與建築等,融入成為蜻蜓翅脈的紋理。活躍於河川與水田環境的蜻蜓,面臨著棲地因為人類城市發展而不斷陸化、水泥化的壓力,我們該如何看待兩種物種交錯的命運?

美國藝術家Roy Staab以簡潔線條描繪他實際從Google地圖所發現的關渡水田地景,創作《漢民足跡》。西班牙藝術家Jordi NN的作品《交會處》打造具有四個入口的螺旋結構,成為人與人可面對面尋找共識的空間。香港藝術家UUendy Lau以窗戶為題,設計一系列工作坊邀請民眾參與,共同分享彼此心中風景。

本次藝術季也特別邀請長期定居臺灣的法國藝術家澎葉生參與,他發展許多以環境錄音為素材的創作,也長期參與關渡蛙蛙志工小組。此次他選擇與水田生態息息相關的蝙蝠與水生生物這兩種物種,做為對「阡陌之間」的發想,創作《一些關於聽不見的蝙蝠獵食聲與水生生物聲音與呼吸的故事》聲音裝置作品,透過採集與呈現這些不為人知的聲音,為這些難以察覺但存在的小生物們發聲,娓娓道出牠們遭遇的生存危機。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作品將展出至年底,期間也舉辦作品導覽及走讀相關活動,歡迎市民朋友前來關渡自然公園,在阡陌之間與土地相遇,思考關渡平原的未來,該往哪去?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阡陌之間」

時間:即日起至12/31,週二至週日9:00~17:00

地點:關渡自然公園(臺北市北投區關渡路55號)

票價:全票60元

電話:02-2858-7417

網址:www.guandu-natureart.tw

臉書: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中時電子報 文、圖/關渡自然公園


The post 文化快遞》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阡陌之間 appeared first on 中天快點TV.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