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與同事、朋友、另一半難免有摩擦,道歉可以修補你們的關係。但如果用錯方式道歉,關係只會越來越糟!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美國人際關係專家海瑞亞.勒納博士
「我想讓妳聽聽我前同事的錄音。」姪女告訴我:「她常動不動就為芝麻小事道歉,逼得大家不得不回應:『沒關係』『沒事兒』『不要緊』而不是講原本想說的事情。」
有些人是道歉說不出口,有些人則是過度道歉,其中這種人又以女性居多。 我這一代的女性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要覺得自己該為一切負責。所以如果無法為他人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就會感到歉疚。誠如喜劇演員兼作家艾美‧波勒所說的:「女人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戒掉動不動就道歉的習慣。」
每個具備完美女性特質的人,都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女權主義者瑪姬‧尼爾森在她的著作中寫道:「多年來,我不得不訓練自己,從我寫的每封工作電郵中刪除『對不起』之類的字眼。不然的話,每封信可能開頭都是寫:『對不起,我耽誤了』『對不起,造成困擾』,一直抱歉東抱歉西的。」
請注意那些沒有意義的過度道歉,把道歉用語留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過度道歉是為了什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過度道歉?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那可能反映出: 自尊偏低 ; 權利意識低落 ; 不自覺想在別人指責前先迴避任何批評或非難 ; 過度想要迎合和討好 ; 某種潛藏的自卑 ; 想要炫耀自己是多麼彬彬有禮的模範生 。
又或者,那種不假思索即脫口而出的「對不起」只不過是口頭禪,是嬌嬌女掛在嘴邊的習慣,從小到大講慣了,如今跟打嗝一樣自然。
如果你也有過度道歉的問題,你可以盡量降低動不動就說對不起的頻率。例如,忘了把沙拉盆歸還給朋友時,不需要頻頻道歉,彷彿你不小心開車撞死她的貓一樣。 過度道歉會製造疏離感,干擾正常的對話 ,可能使朋友感到不勝其擾。而且當你真的需要道歉時,別人反而聽不下去。
常用 APP 購物 ,卻沒發現吸引我逛最久的原因是這個!
別反客為主,否則沒效果
真誠的道歉需要展現 同理心 和 悔悟 。道歉若是不夠真誠,聽起來可能很假、言不由衷。不過,道歉過猶不及,也要適可而止。萬一過度道歉導致對你的觀感更糟,那就不算真的道歉了。以下是我在心理治療時遇到的實例,可用來說明這點:
某天艾美開車一時恍神,遇到紅燈沒停下來,因此撞上另一輛車。當時十六歲的女兒麗貝卡坐在乘客座上,艾美只是輕微擦傷,但女兒卻身受重傷,動了兩次手術,術後經歷了漫長的治療和復健。
艾美其實很會開車,那是她第一次發生交通事故,任何人都可能遇到同樣的狀況。當然,這件事情讓她非常內疚、悲傷、懊悔不已。女兒從未因此怪罪她或口出惡言,但這樣反而讓她更加害怕,她擔心女兒隱忍著怒氣,只是未發洩出來罷了。
所以艾美每天都對女兒說好幾次她很抱歉,永遠都不會原諒自己。麗貝卡情緒低落或身體疼痛時,艾美有時會流淚,麗貝卡則會反過來安慰她。艾美總是一再地說:「要是換成我重傷,不是妳就好了。我願意以一切跟妳交換,替妳受苦!」對於母親老是說看到她受苦有多難過,麗貝卡漸漸開始感到憤怒、壓抑、不知所措。
某天早上,她不禁對艾美大喊:「夠了!這是我的苦難,我自己擔。妳的苦難,妳自己去扛吧。」艾美一聽,馬上聽出女兒的意思。她來找我做心理治療,幫她消除內心的愧疚和悲傷,她也減少在女兒面前展現悲情。
艾美所展現的內疚與懊悔是真切深刻的,麗貝卡也需要看到她的真實情感。但是,如果艾美的道歉無法讓麗貝卡看出她的悲痛,那種道歉也毫無意義。 道歉需要適可而止,過度地表達歉意、呈現太多悲情,對麗貝卡來說反而是沉重的負擔。 因為麗貝卡覺得自己好像不得不分擔母親的痛苦,反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傷痛,全心療癒。
得體的道歉,這樣說就對了
所謂得體的道歉,似乎有個很直截了當的形式。我覺得企管專家約翰‧卡多在《有效的道歉》裡,為道歉下了一個很貼切的定義:「我們為不當的言行或他人的抱怨負起責任,並以直接明確的方式表達悔悟,做出彌補,承諾絕不再犯,那就是道歉。」
得體的道歉是在說完「我很對不起」以後,不再追加「如果」「但是」,或任何推翻道歉或混淆對方的言論。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加入一些卸責或抹煞歉意的言詞。
為什麼用手機逛街讓我越買越多? 立馬了解
找自己推薦好書
《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人人都要學,一堂修補人際關係的入門課》
延伸閱讀:
「你很煩耶,不要再說了!」為什麼對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容易發脾氣?
你怎麼穿代表你怎麼生活!韓國心理師:衣櫥裡掛的是你的自尊感
比學語言、考證照更重要!表現出色的人都有的生活技能:保持「平常心」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