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七口,三姊妹竟發現在數年內同患肺腺癌,吳家全家人都有肺癌的情況相當驚人,萬芳醫院更深入研究肺癌家族史患者,發現8成都是二等親,發現肺癌家族史是高危險族群。
今年65歲吳女士,她父親早逝於肺結核,母親在2002年時死於肺腺癌,自此,她定期照X光檢查。2014年她的大姊感冒咳嗽卻一直未癒,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長東西,但連最後檢查結果都沒等到,大姊竟過世了。
「父母與大姊都是肺的問題,讓我非常的警覺。」吳女士說,加上常常背痛,更令她懷疑是否肺有問題?因此她到醫院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萬芳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林洧呈指出,檢查結果發現吳女士的左肺下葉有2.7公分毛玻璃狀的病灶,經微創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診斷為是1A期肺癌腺癌。
在吳女士住院手術期間,她的二姊常來照顧她,看到父母與大姊,加上妹妹也罹肺腺癌,使吳二姊也擔心起自己的肺。當吳女士病癒出院後兩周,吳二姊即主動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肺部有1公分結節,雖然沒有顯示有任何不好現象,但醫師以其家族情況建議切除,切除後才發現她屬於早期肺腺癌。
吳家姊妹同驚患肺腺癌,立即請兩位弟弟至醫院檢查,目前一位弟弟初步檢查已有狀況,正進一步檢查中。吳女士也要兒女密切注意肺部健康。
林洧呈醫師表示,以吳女士幾乎是全家人都有肺癌,情況相當驚人!吳家七口,三人因肺疾而逝世、四人皆罹患肺腺癌,一人待追蹤。吳家的女性,包括吳媽媽與吳家三姊妹無一倖免肺腺癌,吳二姊、吳三姊因早期發現得以存活。
《萬芳醫院研究肺癌家族史患者,8成都是二等親》
萬芳醫院因此針對肺癌家族史進行研究,兩年來共發現15位案例,結果8成以上都在二等親以內,其中三分之二完全不吸菸。林洧呈指出,推究原因可能跟遺傳基因,以及家族成員共同的生活環境有致癌可能。
肺癌被稱為「沉默殺手」,林洧呈說,有六至七成以上的肺癌初期病人並無明顯症狀,等到病人症狀出現時都已是肺癌晚期。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許翰琳更指出,甚至有些肺癌病人平常生活作息規律,但卻罹患肺癌。
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肺癌的病人是最佳的選擇。林洧呈說,臨床上,治療肺癌以初期治療效果良好。在初期時,若立即手術切除,存活率都很高,手術後恢復快,也不用搭配化學、標靶治療,只要持續追蹤即可。
《沉默殺手肺癌成新國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最新指出,全球癌症患者約有五分之一因肺癌過世。在台灣,每年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肺癌已經連續10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女性肺癌更已連續31年高居癌症死亡率之首。
台灣癌症基金會更指出,2017年十大癌症死因排名首位的肺癌,平均每57分鐘就奪走1條人命,它是十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更是死亡率最高癌症,堪稱「新國病」。
萬芳醫院提醒,有抽菸、常吸二手菸以及家族遺傳史相關的危險族群千萬要提升自己的「病識感」,為健康把關。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更建議,肺癌高風險族群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以及早發現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目前針對年滿40歲以上經濟弱勢女性、肺癌高危險族群開放100名額做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誰適合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的優缺點?》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說,LDCT確實有可能早期發現肺癌,相較胸部X光可降低20%肺癌死亡率。成大醫院一般內科醫師蔡昇翰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劑量為一般電腦斷層的六分之一,也能清楚顯示肺部結構,可用來取代一般的電腦斷層。
蔡昇翰說,2011年美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在55歲至74歲重度吸菸者族群身上,若每年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連續3年,後續平均追蹤6年半,與胸部X光的篩檢方式比較,能減少20%的肺癌死亡率及6.47%的全死因死亡率。
但王英偉表示,但這僅對「重度吸菸者」篩檢有效益。且這項一項大型試驗結果也顯示,若對重度吸菸者進行LDCT篩檢,每4人就有1人偽陽性,但陽性其中每100人只有約4人確診為肺癌,其餘後續接受追蹤檢查。但LDCT恐增加輻射暴露,侵入性檢查也可能併發氣胸,建議民眾審慎評估後再選擇。
蔡昇翰也提醒,低劑量電腦斷層可能帶來風險,如過度診斷,有臨床研究認為,3成至5成的一般受檢者,會被檢查出有肺結節,但結節者中真正肺癌比例不到5%。一旦被發現有肺結節,多數無法直接判斷良性或惡性,若接受後續追蹤,甚至侵入性檢查如切片或開刀,可能造成氣胸或血胸等嚴重併發症。因此,不建議沒有菸害、職業因素、肺疾等危險因子民眾用這方式篩檢。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時電子報 林毅/編輯、康健雜誌/文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