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鰱體色灰黑,又名黑鰱。日月潭魏姓漁民19日捕獲4尾,其中1尾28斤重個體卻是金黃色的,轟動潭區引發討論。其實,日月潭撈獲金黃色大頭鰱早在2015年即由《中國時報》披露首次曝光,近3年零星發現,漁會提醒漁民若再捕獲應留活口,用以培育新經濟魚種,未來商機無窮!
家住水社商圈的魏明清是在19日清晨,以網具捕獲這4尾各約30台斤上下的大頭鰱;大頭鰱比較正式的名稱叫「鱅」或「黑鱅」,另名「黑鰱」;他抓魚抓了30多年,抓到「不是灰黑的黑鰱」還是頭一遭,覺得既新鮮、興奮;親朋好友共賞,也都嘖嘖稱奇。
事實上,日月潭這種被美稱為「黃金大頭鰱」的變異大頭鰱,首見於2015年11月18日。前日月潭遊艇公會理事長黃武忠,在燈塔水域收網時,撈到1尾「大錦鯉」,帶回家時依其下巴及斑紋特徵確認是大頭鰱;其重達30台斤、長110公分,與魏明清捕獲這尾體型差不多。
同年2月間在大陸安徽,也曾捕獲同樣顏色的大頭鰱,還在當地媒體造成轟動,但牠的體長只有85公分、體重13斤,相較於日月潭出現者,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而台灣惟一內陸漁會「日月潭區漁會」,設在日月潭西南隅潭頭地區、用以教育及研究的「山區湖泊傳統漁業箱網展示平台」,目前也留置有1尾全金黃色、1尾金色帶銀色調,以及1尾體表花斑且會隨光線轉色的中大體型大頭鰱。
日月潭區漁會祕書謝明慧說,近幾年斷續、零星出現金色或金色帶銀色的變異種大頭鰱,且都已順利長到30斤左右,顯示日月潭水域中已有一定數量的天然變異種,經物競天擇後得以順利存活。
這些變異基因已經穩定成熟的個體,如能夠集中留置,作為保種、研究,甚至篩選培育出純金黃色的新經濟魚種,未來發展前途無可限量;他呼籲漁民若再捕獲,別急著宰殺、冷凍或宰殺出售,應盡快與漁會連絡,留置、保種,設基因庫。
中時 沈揮勝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