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許多單身人士容易犧牲下班時間,為了成就而努力加班,然而,他們即便不用和已婚者一樣顧及另一半和子女,仍需要平衡工作與生活,才不會因倦怠而失去續航力。專長為單身研究的伊利亞金・奇斯列夫在其著作 《單身年代》 指出,全球單身人口正在快速成長,單身人士平衡工作的需求,更不應該被忽視,而他也觀察到,快樂的單身人士會運用幾項策略,來達到這樣的平衡。
(責任編輯:謝宜臻)
文/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伊利亞金・奇斯列夫(Elyakim Kislev)
工作倦怠起因於壓力,特色是高度的疲倦、怠慢和無效率。近來的研究顯示,未婚者比起已婚人士更容易發生工作倦怠的症狀。在單身的人口中,工作倦怠好發在男性身上,尤其是未婚男性;而女性,特別是離婚者,發生風險則是中等。
工作倦怠比較常發生在單身人士身上,是由於他們有高度重視自己職業生涯的傾向,並會以犧牲其他活動做代價。
單身人士絕對不想忽略親朋好友,但是他們渴望被視為積極成功專業人士的需求,也許會超越其他社交活動和社會參與。因此,當工作可以是自信和快樂的其中一個來源時,它也可能變成達到健康均衡生活的阻礙,最終導致幸福感的降低。
此外,將職涯的重要性看得太高的單身人士,更容易在工作上患得患失。聚焦在單一領域的挑戰上,讓人更加躊躇不前。當必須要成功的壓力越大,表現失常導致失去自我實現感的風險就越高。相較之下,許多已婚人士會將他們身為配偶和雙親的角色也看得很重要。因此工作不是他們唯一的滿足感來源;他們有一個「安全網(safety net)」。當然,單身人士比起已婚人士從專注在職涯上得到更多,但他們的情感上的福祉不該沒有自己的安全網。
相反的例子是,單身人士可能參與更多樣的運動、志工、社區和家族活動,廣泛拓展他們的社交生活,而不像已婚人士主要專注在兩人世界和他們的核心家庭上。不過,單身人士的多重角色可能是衝突的額外來源,這些是已婚人士不需要經歷的。 單身人士可能因此覺得要平衡這麼多社交活動令人窒息,大大增加角色間的衝突和工作倦怠發生的可能性。
除了單身人士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壓力,雇主和政策上對沒有伴侶或家庭者的差別待遇,可能會為他們「工作與家庭」平衡帶來負面影響。如第三章所討論,單身人士常常被期望要比已婚的同儕更努力工作,卻拿到較少的好處。因為現代職場對單身人士需求的忽視,和隨處可見卻被認為稀鬆平常的單身歧視所導致的身心俱疲狀況是顯而易見的。
三十一歲的亞伯(Abe),出生並居住在喬治亞州的米利奇維爾市(Milledgeville)。他在訪談中說:「單身人士被看做可以無視平常上班規定,更晚離開辦公室、更早來、工時更長的人力。然而,對有家庭的人而言,他們被期望擁有較標準的工時,朝九晚五和一小時的午休。我的話是會工作到晚上七點或十點,並在早上六點到班。其他時間也有可能,因為我沒有伴侶或有人依靠我生活,使我某種程度上必須維持一致的作息。」
單身人士的「工作與生活」衝突
亞伯描述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在未婚無子的人身上。他推論是因為單身人士沒有傳統的家庭責任,以至於他們可以達成更高的工作期望。 當今看待單身人士作為勞動力的方式,實在忽略了一個看法,那就是有許多單身人士其實擁有非常豐富的私生活,而且需要運用下班時間來平衡多種社會角色。 單身人士比較沒有社交生活要去平衡,是一種誤解。這在很多時候反而是相反的,單身人士比起已婚人士其實更加投入在多采多姿的生活上。
我的統計分析更進一步顯示,雖然單身人士從工作滿足感中獲得更多好處,他們卻覺得自己和已婚的同事相比,並沒有獲得和他們付出的努力相對應的適當報酬。未婚族群尤其如此,其中有 9%以上更可能相信自己沒有領到適當的薪水。考量到亞伯敘述中雇主的疏忽和單身人士的巨大工作量,這樣的發現並不令人意外。即使單身人士決定對工作全力以赴,雇主仍應該給予適當的報酬。
更令人驚訝的是,單身人士在平衡個人生活和工作上,比起已婚人士感到更不滿足。人們以為已婚人士由於家庭責任,比較難在生活和工作上找到平衡,但實際上單身人士才是更受這個問題困擾的人。對鰥寡和離婚者來說更是如此,他們覺得工作和生活失去平衡的比率,分別高過已婚人士 31%和 22%。
這裡的主要議題似乎是不同人對「工作與生活(work-life)」平衡,特別是單身人士。 事實上,在目前以婚姻為主的社會裡,對研究者、記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談論「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比起「工作與生活」常見。 目前絕大多數的關注都導向核心家庭,甚至在沒有察覺到的狀況下將生活視為「家庭」的同義詞。
不過,人們的認同由許多要素組成,像是休閒和教育活動、社區參與、家居修繕維護,和友誼發展。至此家庭只是眾多值得關注和投注時間領域的其中之一。但廣泛被普遍雇主忽略的一件事實是,即便在家庭領域中,單身人士也要承擔更多照顧年邁雙親的責任。
因此,雇主和單身人士自己都要小心維持工作和其他活動上的平衡,並堅持其工作量和已婚的同事相當。雖然單身人士並不必定會擔負傳統核心家庭的責任,在減輕和工作之間的潛在衝突時,快樂的單身人士知道該如何平衡工作和人生的其他層面,而這給了他們空間多方發展。
快樂單身人士該如何在工作上找到平衡?
根據我進行的訪問顯示,快樂的單身人士在處理工作壓力和改善生活品質和快樂時,會採取特定幾項策略。我發現快樂的單身人士會用至少六種方式,增加他們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解。
第一項策略是安排健康的休閒活動 ,這包含正式且耗時的嗜好(如園藝、舞蹈);或持續時間短、不需要特別訓練、只需最小投入的非正式休閒活動(如去電影院看電影或參觀博物館)。
三十一歲住在倫敦的希拉(Sheila),在完成碩士學位的同時還要兼顧緊湊的工作進度。不過,做為一個單身人士,她讓自己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堅持在忙碌的行程表和找到興趣嗜好、探索新事物之間找到平衡:「我覺得有這些額外的空間去學習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興趣,學習再一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之中包含著大量的探索、再發現那些我早年追尋的新事物,並再次擁有更強的冒險感。所以我在閒暇時並不是只做一件事情,而是有許多瑣事可以做。」
希拉在我們的訪問中顯得精神抖擻。部分的訪談讓她覺得有「更強的冒險感」。她沒有結過婚,也沒有處在一段長期關係中。取而代之的是她對事業的專注,並確保自己在其他活動的拓展和追尋新嗜好。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是年輕單身人士獨有的。事實上,我在年紀更長的受訪者身上看到,他們比其他人更堅持在緊湊但令人滿意的工作和休閒活動之間,找到平衡的重要性。
第二個平衡的方法,在於鼓勵發展充實的教育活動。 對訪談中的好幾個快樂單身人士而言,在「工作與生活」的良好平衡包含正式工作場合以外,投注在教育和學習的時間。高度個人主義的單身人士對自發性的學習、閱讀或和工作領域相關的課程特別有興趣,也有人忙於追求額外的證照或文憑,將其作為整體上的自我提升。
哈伊姆(Haim)是一個五十二歲,從未結過婚,居住在以色列北部的農夫,描述了他如何辛勤地度過一天。然而,他告訴我,當他回家放鬆時,比起為了家庭問題焦慮,他更喜歡投入在一些有趣的事情上。他掛保證說:「所以獨處對我來說絕對沒問題——有太多好書,好音樂以及這個已經改變我們生活的蠢網路。你明白嗎?當你開始讀一些東西,然後就過了三個小時,就像那樣。」
第三,每個想要維持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個體,都必須考慮自己的健康問題和外表需求。 下班後找時間去健身房或運動,花時間自炊並吃得好一點,都是快樂單身生活不可或缺的例行公事。這些元素的結合,對身心健康來說很重要。對有些人來說,維持健康和外表的方式包含禱告和冥想。事實上,我的訪談顯示,靈性和正念實踐(mindfulness practices)對維持快樂的單身生活來說,是反覆出現且高度重要的議題,特別是處在高壓的工作環境時。
舉一個例子,阿比蓋爾(Abigail),四十四歲,從未結過婚,居住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Portland, Oregon)。她告訴我,在工作前後進行正念覺察,如何幫助她對工作感覺正面。她說:這是一個主動感恩的練習。我分別寫下三件分別在早晚發生,並值得感謝的事情。早上比較簡單,接下來發生的是,我想著:『噢上帝啊,我已經想出三件以上了。』你訓練自己熟悉並專注在微小卻值得感恩的時刻上。如果你想找感恩的理由,你一定找的到。」
正念、靈性,以及某些情境下的宗教,都可以用來增進單身人士在工作上的快樂程度。 許多研究顯示,正念和工作滿意度之間有強大且正向的關聯性;和工作倦怠之間的強反向關係。以伊斯蘭教為例,透過禱告或冥想帶來的平靜效果,可以達到靈性上的健康。研究顯示,對據說容易感到寂寞的離婚者來說,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焦慮和憂鬱。南韓研究發現,心靈和宗教上的信念,能夠緩和孤獨和憂鬱對老年單身人士的影響。印度研究發現,不只宗教實踐和對強大力量的信仰,可以提高單身人士和老年人心靈上的快樂程度,對佛教「法(dharma)」的實踐也可以是讓壓力減低、幸福感增加的重要預測因子。所有這些關於靈性和正念的變項,對降低工作壓力而言非常有效。
這些對許多本來就有在健身房或戶外進行自我鍛鍊的快樂單身人士來說,是錦上添花。
第四個單身人士可以考慮用來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層面是家務管理。 長時間的工作會占掉家政工作所應花費的時間。獨居的單身人士必須自己處理帳單、購買食物、處理家居修繕與裝潢、和其他事項,許多時候他們獨自一人,更不用說有時還要承擔多重社會責任。即使錢不是問題,要找時間完成這些任務很麻煩。為了能夠促進個人在「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必須將這個額外的負擔考慮在內。海瑟(Heather)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以下論述出現在她對教會社群所提出的部落格評論上:「如果有人可以看到未婚者的需求並加以解決的話,不是很好嗎?擁有房子的單身人士,也許會需要別人幫忙修繕,像是維修車子或類似的事情。」
海瑟的想法可以跟「時間銀行(time banks)」的概念連結,單身人士們找出時間在當地社群、俱樂部、信眾(會友)或其他形式的團體裡擔任志工,並在其他領域也獲得幫助。社群意識和社會交換對單身人士的主觀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單身人士可以在社群中得到有用的資源,以彌補工作耗掉的時間。
但這也是心態上的問題。快樂單身人士會將周末的空閒時間變成和家務結合的快樂時光。三十多歲的安娜(Anna),居住在英國,寫道:
「我很少燙衣服,通常不大需要,但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通常會在週日的午後搭配震耳欲聾的音樂。燙衣卡拉 OK 是首選!我也常會在用吸塵器時跳舞,扭腰擺臀,然後再一次把音響的音量開到最大。沒有人會抱怨沒洗的碗,也不會有人對你丟在地上的牛仔褲發脾氣。老實說,我有時做家事時還會全裸!想像如果你媽這時走進來!」
第五個平衡工作的策略是「挑選」自己的家人。 專注在特定家人身上:手足、雙親、遠房親戚或朋友和他們的孩子,可以加強單身人士和雇主或同事交涉時的籌碼,以免他們假設單身人士不需要負擔家庭責任,而給予過多工作量。「工作—家庭」平衡通常被理解為以配偶或孩童為中心,這對單身人士非常有害。然而,快樂單身人士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他們的家人。有了這個選項,快樂單身人士可以找出不同的立場和特定的理由不加班。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也會從自己選定的家庭成員互動中,得到好處和相互幫助。之前提過的希拉,在敘述她如何在緊湊的工作和休閒活動中取得平衡時,也包含投注在親朋好友身上的時間。她說:「成為單身會激勵你多投資在友情,還有其他所擁有的關係上,像是你的家庭。當你真正投注在非浪漫式關係中,特別是作為一個成人,你會真正獲得一些東西。像我和父母、朋友、兄弟的關係是非常深厚的,因為我為他們保留了時間和空間。」
希拉刻意為她的親朋好友付出較多時間,她運用自己工作以外的空閒時間,深化與周遭人的連結。單身人士,尤其是獨居的單身人士,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很可能只要對自己負責。所以比起已婚人士、同居者和為人父母者等時間自然而然地耗費在核心家庭的人,為了感到幸福而刻意投資在所選的人際關係上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第六個策略是我找到的,就是把工作場合轉變成一個社交場所。 快樂單身人士會和工作場合的人們產生連結,也會持續在同事裡面結交新朋友。近來許多雇主,甚至是單身人士自己,在過於專注於追求專業地位時,傾向於低估了友誼的重要性。然而,快樂單身人士即便是在工作場合也可以到處交朋友。
三十七歲的蘇西(Suzie),未曾結過婚,同時做兩份工作,工時相當長。為了達成平衡,她在工作上和人建立關係,在訪談中她提到:「我一週工作五天,而且都差不多十二個小時長。另一個職位則是一周三天。但我的工作包含了朋友和創意,所以即使我一週工作三十六個小時,我是和我所喜愛的人在一起,我在做我熱愛的事情⋯⋯還有,至少一個晚上一次,我會和某個熟悉的人出去聊天。」
交朋友的確會幫助快樂單身人士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上的良好平衡。因此最近有一個新的 APP:「不再單獨用餐(NeverEatAlone)」應運而生,上班族只要登入就可以找到工作所在地的某人一起用餐。這個 APP 非常成功,許多雇主都把它用來增進員工間的社交互動,確保沒有人獨自吃飯。開發這個 APP 的公司在網站上放上創建者瑪麗(Marie)的故事:「自從加入瑞銀集團(UBS),瑪麗在工作時常常覺得寂寞,她發現自己大部分的休息時間都是和同一群同事在一起。於是決定做出改變,為了遇見新同事,她開始去敲不同部門辦公室的門。這給了她探索其他人工作內容的契機,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像是冥想和瑜珈)。她最後甚至和執行長見上了面!瑪麗發現,幫助員工彼此相識,能讓大家都變得更好,促成一個更快樂的工作環境。」
毫無疑問地,在工作時交朋友這件事,為原本疏離的工作場合,創造了突破性的新觀點。瑪麗不只消弭了工作場合同事間的情感距離,也透過和執行長見面打破了公司的組織階層。
改變對單身的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
「一個人的時間永遠嫌不夠。」日本盛行的「1 人樣」生活:找不到結婚的理由,單身也能很快活
《寂寞拍賣師》、《單身動物園》、《雲端情人》⋯⋯5 部「單身主題」電影,探尋孤獨與愛的本質
【寧願單身 vs. 不喜落單】十二星座的「單身樣貌」:金牛在等完美伴侶、天秤總是害怕孤單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