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找回關係的自我決定權】韓國精神科醫師文耀翰:鍛鍊健康的「心理界限」,活出快樂自信的自己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找回關係的自我決定權】韓國精神科醫師文耀翰:鍛鍊健康的「心理界限」,活出快樂自信的自己



圖片來源:Pexels

《VO》導讀:

比起自己的想法,更在意別人的意見;總是要與別人保持距離,無法真正相信人⋯⋯精神科醫生文耀翰說,擁有這些人際困擾,往往是因「心理界限」失衡了。讓他以心理學角度,解析如何建立心理界限,活出快樂自信的自己。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精神科醫生 文耀翰

當「自我的細胞膜」,上述所說的心理界限出現問題,該怎麼辦?簡單來說,就是房子的圍籬倒塌了。這時,人際關係就會浮現許多問題與困境。如果你不能區分自我與非自我、無法保護自己、甚至產生相互交流的困難,代表並非單純是親近的人際關係崩塌了。

心理界限出問題時,異狀會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種樣貌顯露出來。心理界限模糊不清的人,在職場上不能區分「我的事」與「你的事」,他們可能理所當然的將個人的家庭事務交付給下屬,並不認為有何不妥。

還有一些人則是對於上司指示的事情,未經確認就都當作自己的事。當然,並不是每一件事都可明確追究是「我的事」還是「你的事」,因為工作中的許多事情,可能無法完全歸咎於誰的責任。例如:公司人力不足時,即使是非自己責任範圍的事,也須由全體員工彼此「分擔」業務,才是最佳解。可是,當有棘手的事情,必須大家協力解決時,你卻要自己一肩扛起,則代表你的心理界限出問題了。

心理界限的異常現象可簡略分成兩種:一為無法分辨他我,且保護不了自己的「模糊的心理界限」(vague boundary);二為其相反的情況,是導致人際交流困難與封閉的「僵化的心理界限」(rigid boundary)。

如果自我的心理界限模糊不清,會發生什麼事呢?假想一個國家的國境線不明確且模糊,鄰近國家間,將不斷的為國境產生紛爭。一個人的心理界限等同於一國的國境線。若警戒線模糊不清,自我的世界將處於弱勢,易隨外部環境而動搖。除了未經同意即隨意放任自我生活,過於干涉他人生活亦是個問題。

反之,如果心理界限僵化,又會如何?如此將無法與人交流,將自己關在自我世界中。於是,他們只知道自己的想法與感覺,而未能考量到他人情感與見解。由於他們過度的防禦或強勢的自我主張,使得他們與人建立關係後,亦無法引起任何交流。

以營養失調與肥胖都是一種病症為喻,同理可證,人際關係的健康亦須從兩面來探討。因無法自我保護而以干涉對方來補足,這是一個問題;相反的,因過於自我保護而不能相互交流,也是一個問題。

心理界限失衡的悲劇:愛可與納西瑟斯

在希臘神話裡正好有一篇故事可清楚說明心理界限的問題。這是古代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B.C.43-A.C.17/18)在其代表作品《變形記》(Metamorphoseon libri)裡所寫,關於愛可(Echo)與納西瑟斯 (Narcissus)的故事。

在這世上,會有哪一名男子比任何女子都貌美嗎?在神話故事裡,這位魅力四射的男子,名為「納西瑟斯」。他如雕刻般精緻的外貌閃耀奪目,任何女子一見到他,就會對他一見鐘情,甚至同性與妖精也無一倖免。然而,他卻誰也不愛。「自戀症 」(Narcissism)一詞即源自納西瑟斯的故事,意指各種的「自戀」的心理和行為。

妖精愛可果然也對納西瑟斯一見鐘情。然而就如她的名字 Echo 是「回音」之意,愛可無法主動跟人講話,要等別人先開口後,才能跟著回應。她只能愣愣的在遠方眺望著心愛的納西瑟斯(根據奧維德的描述,愛可本來是一個不聽他人說話,只顧著自己說個不停的愛說話鬼,最後惹怒了天后希拉而失去聲音。而「失去聲音」為一種自我不復存在的譬喻)。

愛可能夠說話的時機,是回應納西瑟斯打獵時發出的聲音。她多麼想對納西瑟斯說「我愛你!」但是,納西瑟斯卻一次都沒聽見她的聲音,更不知道愛可的存在。因愛而瘋狂的心情愈演愈烈,愛可最終受不了了,她衝出去緊緊抱住納西瑟斯。遺憾的是納西瑟斯根本不可能看上愛可,他用冷酷的表情和態度推開愛可。

受到冷漠拒絕的愛可覺得羞恥,躲進洞窟裡,陷於失落情緒中,使得她愈來愈消瘦,終至形體消失,最後僅剩下聲音,成了真正的回音。自戀的納西瑟斯,其命運果然也是悲劇收尾。他無止境的看著泉水中反映的自己的倒影而死去,在他死亡之地開出的花朵,即為水仙花。

納西瑟斯陷於自我之中,愛可則是在失去自我的狀態中迷戀他人。這兩位故事的主角都表現出自我與關係失衡的「熱衷自我」與「熱衷他人」的極端案例。納西瑟斯不懂何謂「我們」,擁有閉鎖且僵化的心理界限;愛可則是無法形成自我,她的心理界限模糊不清且須依附關係才能產生。這兩個人的命運皆以悲劇收場。自我與關係失衡的人們,絕對無法好好生活,這說明了平衡的重要性。

打造「自我世界」

擁有健康自我世界的人,「現在」就能幸福。他們知道什麼是讓自己的靈魂開心的事,並會實踐它。

健康心理界限的核心要點,不單是調節與他人的距離,亦不只是對人說「討厭」或「不要」而已。 健康心理界限的用意不在於防禦他人,它是為了要讓彼此可以連結,並建立一段好的交流關係。 因此,其核心要點應在於彼此的協力與互相分享,以及建立相互關係。為此,我們必須要有「自我世界」。健康心理界限非刻意即能產生,在那之前,我們需要先擁有自我世界。 能生存於自我世界的人們,在和他人的關係裡,既不需過度防禦,亦不需過度在意。

那麼,何謂自我世界?首先,我們暫時回到依戀相關的話題。依戀為何重要?因為依戀是獨立的基石。養育的積極目標是讓孩子獨立,非在依戀。獨立不單是從家裡搬出來自己生活,它指的是一個人擁有自我世界的意思。孩子形成安定性的依戀關係之後,下一個發育過程是探險。孩子在登山露營的時候,會開始產生好奇心,去探險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領導活動的人可以讓他們試著去觸摸、吸吮、投擲事物。

探險是一種遊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發展他們的興趣嗜好。偶爾,他們還會暫時忘卻照顧者的存在,陷入自我的遊戲中。雖然微小薄弱,但這代表他們擁有了自我世界。健康的大人同樣擁有自我世界。撇除報酬與結果,他們隨著自己的喜好與好奇心,探索這個世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自我世界是指以自我內心為基礎,去思考、感受、表達與行動的個人生活領域。小時候的自我世界薄弱,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建造完整的自我世界。成熟的自我世界已超越生活獨立的範圍,擴大至自我哲學與情緒自律性的擁有。所謂的情緒自律性是懂得自我安慰、自我愉悅。擁有物體恆常性的孩子們不僅能在沒有媽媽的狀態下自我安慰,更隨著自己的好奇心,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

相較之下,自我未分化的孩子無法利用探險形成自我世界。他們在不安定感的狀態下探險。因此,他們未能消除自己與照顧者的分離不安,對照顧者不具有基本信賴,以致於無法集中於探險裡。他們不僅無法對自己好奇的地方集中冒險,甚至會不斷的觀察照顧者的反應。

當他們發覺照顧者對自己的探險行為是否定的話,他們則不會繼續探險下去。例如:孩子想要吸吮某樣食物,但照顧者用嚴厲的表情搖搖頭,孩子則會在拿起來的時候,又放了下來;或者當照顧者偶然拿起一本書來看,孩子看見照顧者開心的模樣,他也會開始拿起書本來玩。

自我未分化的人常會將他人的欲望視為自己的欲望,而他人討厭的事物亦會成了自己討厭的事物。即使他們長大了,依然會與他人的情感、欲望與期望引發一致性現象。特別是順應型的人,他們喜歡照顧者喜歡的事物。他們長大後,常常花費時間在填補親人對自己的期望與欲望。換言之,他們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世界。

自我過度分化的人在某程度上,其自我主見很明確且對自我的興趣與欲望亦很清楚。每次說話的時候,都給人一種理直氣壯的感覺。但其實他們在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裡,曾受到挫折的傷害。他們與照顧者在一起的時間一點都不平和,是痛苦的。致使他們提早與照顧者分離,容易產生無差別性的探險行為。

因此,他們通常是脫離照顧者的身邊,並且刻意往與照顧者期望不同的方向探險。簡言之,他們討厭照顧者希望他們做的事情,反而會去關注照顧者討厭的事物。反抗心理支配了他們的幼年時期,而這足夠掌控一個孩子的人生了。自我過度分化的人會擺脫他人的期待與欲望,不做自己討厭的事情。因此,他們看似很獨立,事實上卻非如此。

照著對方的訴求行動,以及不照著對方的訴求行動,這兩者都是因為自己不懂自身的欲望,沒有屬於自我的生活,本質上來看,並無不同。這些人當中,有些人依靠自己的毅力與耐力在某一個領域得到優越的能力,但其推動力量非來自於內心動機,而是想要打敗他人的勝負心與競爭心。他們以為透過激烈的競爭,可以打造更厲害的自我世界。但某一瞬間,他們發現錯了。那個不是真正的自我世界!他們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自我世界,卻在自我生活裡沒有自我,被籠罩在空虛之中。

建立健康的自我世界所需的東西

湯麵傳入義大利之後,變成了義大利麵。這個現象讓我們發現相互交流會帶來豐富的新創意與拓展。但形成發展性交流的首要條件是兩個世界各要擁有健康的自我世界。非健康自我世界的交流不是一個相互發展,它是單方面侵入或縮小另一個世界而已。我們從歷史角度上看,明顯發現那些自我文化無法深根的國家與民族會消失在世界史裡。這麼說來,建立健康的自我世界需要哪些條件與東西?

一、擁有生活的「自我決定權」。它是健康自我世界的主體。

擁有健康自我世界的人可以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他們自己決定事情,且其決定若發生不好的結果,亦可負起責任,最後,他們可以從中學習經驗。我決定我的選擇與行動,討厭的就說討厭,喜歡的就說喜歡!即使經驗短缺、知識不足,生活的自我決定權才是擁有自我世界的主要條件。沒有自我決定權的自我世界,如同一顆無籽的水果。

但你也不能當一個獨行俠。 自我決定的重點是聽取意見與取得建言之後,最終由自己決定並負起責任。 在沒有失誤之下做出明智的決定,就是自我決定。自我決定是在你選擇之後,透過此次經驗進行自我審查,並於下次可以做更好的選擇,得到更棒的經驗。

二、在自我理解之中,衍生自我個性。

如果自己都不懂自己,是不能建立自我世界的。這樣的自我世界就像是你把對方的想法視同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已。

既然如此,自我理解究竟是什麼?活得「像自己」的意思是?每個領域有不同的說法,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三件事,包括:欲望、才能與價值。另外再加上一點,那就是進行自我評判的思考。「欲望」讓你知道自己喜歡與討厭的東西,「才能」讓你知道你擅長與不擅長的事情,「價值」讓你區分哪些事物對你是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自我理解並非在某一個時期就可以完成的課題。人類是一生都在變化成長的動物,即使我們擁有的「才能」在某一程度上,其變動性相對較小,但仍有改變的空間。年輕的時候,他人的認同與自我成就最為重要;然而,隨著年紀的漸長,可能變成幸福與人際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自我理解是生活不斷推進而反覆進行的過程。曾經的「我」消失殆盡,產生「新的我」。當然這「新的我」亦會隨著時間消逝,又創造另一個「我」,產生連鎖性的變化。因此,「我」是一個多樣可能性的存在,因應時間與環境的變化,以及追隨人際關係經驗的增長,漸漸變得不一樣。

在進行自我理解的時候,必須要有「自我評判的思考」。 我們必須脫離「這就是我」的圈套,不斷詢問自己:「這是我的想法嗎?」、「這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擅長的事嗎?」、「這東西對我很重要嗎?」人對自己的理解愈深,其心理界限會愈健康。

自我理解扎根夠深的話,我們就能形成屬於自己的固有興趣、愛好、記號、價值觀與思想。再區分「我」與「非我」之後,我們會更著重於「我」。因為年紀漸長,提高生活的滿意程度不再是來自於「非我」的執著。並且著重在「我」的話,我們不需要其他的外力,即可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建立自己的色彩風格。個性不從努力而得來,它由自我理解後,深化成「像自己」的過程中衍生而來。

三、藉由「關心事物」找到自己的方向性。

自我世界是具有移動性的。向外擴張,向內深入。它會向內外兩邊移動,不會固定在同一處。當然,它的移動是有方向性的,方向的來源是自己關心的事物。孩子的初次探險是可能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他們只要是垂手可得的東西都會去嘗試碰觸。但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找到吸引自己的事物,並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孩子找到自己關心的事物之後,孩子的活動即產生方向性。這現象亦適用於成人的生活。

不過,關心事物不一定就能帶來生活的方向與深度。關心各種事物反而引導我們到處遊走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要做。但是透過自我理解,我們可以區分微小的關心與特別重要的關心,發自內心關心的事物與受外部影響關心的事物,最後找到屬於自我生活裡主要關心的事物。找到「第一順位的關心事物」之後,即可完成生活的方向,並自然的建築自我世界。理所當然,人的一生會有好幾個第一順位的關心事物。

自己產生快樂的力量,我的「安逸感來源」是什麼?

我們知道自我世界的重要性之後,仍可能覺得模糊與不知如何著手。因此,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建立自我世界?擁有健康自我世界的人們,「現在」即能幸福。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讓自我靈魂開心的事,並且正在實踐中。他們不會無限期拖延自己的幸福,不會期望著不適合自己或不可期待的事情。以及,他們不僅能從人們之中獲取幸福,亦在自我世界裡感受到幸福。

反之,不幸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們的自我無法為自己產生快樂。他們相信自己必須填滿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條件才能擁有幸福,並且努力從他人之中找尋幸福。

我們常說的幸福存在於「現在―這裡」。它的意思不在於自己特意將現在的經驗往好的方面想;它要我們現在去累積好的經驗。這麼說來,何謂好的經驗?好的經驗與其行為帶來的回報與結果無關。好的經驗是這個行為本身會帶給自己快樂。等同於拉丁語裡的「安逸」(Otium)。安逸是指「使靈魂快樂且主動性的悠閒時光」。換句話說,好的悠閒時光是做一件事情讓自我靈魂度過快樂的時間,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遊手好閒的時間。

如果工作就能讓自己的靈魂開心,即不需要特別尋求安逸感;如果不是的話,你就必須要發掘自己的安逸。每個人的安逸不一樣。有些人的安逸是飼養動植物;有些人是騎自行車;有些人是彈樂器;有些人是做料理;還有某一些人是學習新事物。整體而言,他們有一個共通點, 做這些事情與結果無關,他們是在行為的過程中享受愉悅感。 你做了某一件事情,並且只有在得到好結果的時候,才獲得快樂的話,這件事絕非你的安逸感來源。

安逸感會在我們生活遇到痛苦、厭倦與不幸的時候,讓我們進行自我療癒。假設有一個人遇到棘手的事或經歷失語般的痛苦,對這、個人而言,安逸會讓他更有壓力嗎?還是會讓疲憊的生活獲得慰藉呢?答案是後者。因為安逸感本身就會帶給人愉悅。安逸感是成人會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小時候可以從關係之中填滿幸福,但是成人除了從關係之中,更能在自我世界裡得到幸福。

安逸感是今天的幸福,它不是一個泡沫般的幸福,它是具有意義且同時獲得快樂的真正幸福。安逸感亦能在人際關係裡發揮威力。深化後的安逸感會帶領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色彩風格,以及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感到興趣。而且,透過關心事物而建立的人際關係會愈來愈深。不需要另外經營,它是自然而然由活動中發生的變化。

我們不需要為了關係而建立關係。當人們不再為了維繫關係而花費過多力氣的時候,彼此擁有分享關心事物並取得共同經驗的時候,我們即能擁有一段好的人際關係。 打造自我世界之後,我們會在這個地方活出自我,即能找到自我與關係的均衡。

找回關係的自我決定權

守好你的心理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這裡買

延伸閱讀

「對自己了解多深,人際關係就多順。」心理諮商師:面對看不順眼的人,回頭檢視「潛意識需求」

【有被困住的感覺?】心理學導師黃啟團:看出人生中的「荒唐假設」,啟動讓生活幸福的成長引擎

不喜歡自己的玻璃心?心理學家: 6 種「認知扭曲」讓人容易不快樂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守好你的心理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善良的人,不一定要這麼辛苦!教你懂得保護自我,親近他人,擁有生活「自我決定權」的訓練》,由新樂園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