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心臟病心肌壞死有解方?】劍橋大學研究意外發現:一種「癌症基因」反而可觸發心肌細胞再生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心臟病心肌壞死有解方?】劍橋大學研究意外發現:一種「癌症基因」反而可觸發心肌細胞再生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近有壓迫感的胸痛,那個痛感曾延伸到下巴、背、肩膀及手臂嗎?如果有的話,就要警覺注意看看自己有沒有心肌方面的疾病。

根據 衛生福利部  2018 年死因統計顯示,「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造成 21,569 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世界約 1,790 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 31%。

當全球關注大都集中在防疫醫學的此時,仍有很多重大疾病包含癌症、心臟病醫療的研究正在持續進行並有重大發現。根據美國科學新聞媒體 ScienceDaily 四月中的報導,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如何「關掉一種導致癌症擴散的基因——Myc」時,原本的目的是要研究「癌症防治的方式」,反而意外發現這個 Myc 基因在小鼠的心臟中活躍時,竟然讓心臟細胞進行再生了!

當研究人員讓小鼠的 Myc 基因變得活躍時,他們觀察到小鼠的肝臟和肺臟的癌變,細胞在幾天內就開始快速複製,但是小鼠心臟卻沒有被 Myc 基因影響。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心肌細胞中的 Myc 活性很依賴細胞內的另一種「細胞週期調節蛋白(Cyclin T1)」,而這種蛋白是由 Ccnt1 基因產生的,當 Ccnt1 和 Myc 基因一起作用時,心臟細胞就開始複製。

負責這項基因研究的劍橋大學藥理學博士凱瑟琳·威爾遜興奮地 表示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讓心臟細胞增殖,目前任何心臟病治療方式都不能逆轉心臟組織的退化,只能減緩心臟病的進展。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一種方式,可以在小鼠身上做到心臟的逆轉。」

期待劍橋大學這個「基因研究」的意外發現,在不遠的將來就能發展到臨床應用,可同時降低癌症和心臟病這兩大疾病對生命的威脅。

超前佈署:保護你的心血管

在此同時,我們可以即刻就在生活中保養自己的心血管,先來參考由醫療人員所組成的照護線上提供的「6招保養心血管,麻煩不再來!(懶人包)」:

控制體重、要多活動、降低壓力、要戒菸,依據醫師建議控制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

今天就開始持續運動吧!

延伸閱讀:

【活動或躺下時覺得喘?】簡單認識「瓣膜性心臟病」:從致病因子、心臟瓣膜疾病症狀到治療一次看

【在家運動防疫吧!】Adidas 健身 APP 提供 90 天免費「高級會員」體驗、用 Keep 入門瑜珈減壓放鬆

「踏板踩著踩著,壓力就不見了。」芬蘭人的紓壓秘訣:每天給自己一段「大自然時刻」

參考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ScienceDaily:Switching on a key cancer gene could provide first curative treatment for heart disease

照護線上:6招保養心血管,麻煩不再來!(懶人包)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環狀線」景點特蒐,存起來疫情過後慢慢玩 >> 點入搭乘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