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買東西刷卡分期真的好嗎?】信用卡理財專家:分期付款功能像溫水煮青蛙,請小心使用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買東西刷卡分期真的好嗎?】信用卡理財專家:分期付款功能像溫水煮青蛙,請小心使用



圖片來源:unsplash

《VO》導讀:

經營臉書專頁 寶可孟的省錢記事本 的信用卡理財專家賴孟群,用信用卡省錢,甚至利用信用卡活動理財。來參考看看他總辦卡數破 477 張的「理財心得」。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 寶可孟(賴孟群)

常有人在粉絲專頁裡私訊問我,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功能與使用上的疑問。如果你對「分期付款」有使用上的疑慮,以下這篇文章應該能解答你的困惑。

分期真的好嗎?有無利息是關鍵

分期付款真的好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分期有兩種,一種是有利息,另一種為零利率。如果你擅長理財,也確信自己花的錢都在刀口上,那麼「分期零利率」對你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我相信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在買東西時,經由店員或網站提醒可以分期,看到每個月付款金額不大,不僅可以減輕負擔,又有滿萬送千、滿千送百等優惠,怎麼想都覺得划算,索性就直接選擇分期付款。

如果選擇分 12 或 24 期,固然每一期的金額都不大,但期期出帳,久了會讓人覺得心情五味雜陳:「怎麼又是一堆未繳完的分期在帳上?感覺永遠還不完。」除了自我感覺良好想要分期之外,現在廠商也都直接「內建」分期才能享有優惠。像電商平臺的銀行優惠專區,幾乎每一家銀行的優惠,都是要求「分期滿 3、6 或 12 期」才能拿到 10%的回饋等,如果你想要拿優惠,就得乖乖分期。

另一種分期是有利息的。當你刷了一筆大金額後,致電銀行客服要求分期,此時銀行會先審核,待通過後,會從次期帳單中收取些許手續費跟利息,這也是銀行的收入來源之一。由於這種分期方式必須多支付費用,所以我不推薦使用,選擇銀行推出的「分期零利率」活動或信用卡優惠就好。

分期是銀行的留客策略,防止你剪卡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通路業者或銀行,非得要求「分期」不可?這也算一種「留客」策略。如果你刷卡分了好幾十期,代表期期都有金額出帳,每期都要繳錢,如此一來,這張卡就是銀行的有效卡,一來防止呆卡,二來是防止剪卡(你可能會考慮到,如果一剪卡,可能通路優惠會被扣回去,或剩下未繳完的分期,會在下一期全部出帳,造成不小的負擔)。對銀行來說,只要帳款收得回來,其實推出分期活動,有「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的好處。

網購業者也樂於經常和銀行合作,推出分期限定的優惠,因為他們想讓消費者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次付一點點錢時感覺負擔不大,且認為每個月都買高額的東西再分期,好像也不會怎麼樣。等到每個月的期付金額已達月薪上限,幾乎快繳不出來時候,你才會覺得大事不妙。

卡片分期並非零成本,當心銀行雨天收傘

信用卡分期的功能好不好?得看你怎麼運用它。用對了,就可以把本金先放數位帳戶賺活儲高利。

舉一反三,你在買保險時,可以選擇月繳或年繳,仔細算一下會發現年繳一筆比較省,月繳要多付不少利息給保險公司,因此建議你挑選信用卡有「無息分 12 期」功能的卡片用來支付年繳保費(例如永豐保倍卡、兆豐 Mega One 卡),由信用卡端提供分期的小額償付選擇,你藉此月付年繳金額,這是聰明消費的標準範例。

若你常使用分期消費,一開始雖然嘗到輕鬆付款的甜頭,但長期下來,到最後可能連最低應繳金額都繳不出來,此時就是銀行「雨天收傘」,準備賺錢的時刻,消費者千萬要小心。

我們把錢存在銀行,銀行得支付我們利息。同樣的,在分期付款這一塊,銀行幫我們先墊付一筆款項給廠商,接著再分好幾期,跟我們拿本金,而銀行失去的,則是「運用這筆錢,來賺更多錢的機會」。

所以分期對銀行來說並非沒有成本,故分期這種行銷手法,賭的就是消費者動用循環利息的可能性。

我覺得只要是人,都有衝動消費的時刻,例如,打開帳單後內心大嘆:「哇!這個月卡費怎麼那麼多?錢都花去哪了?天啊!繳完卡費就就準備吃土了。」

追根究柢,我覺得這跟人類多年來的演化有關。近年來發展出來的信用卡跟行動支付等形式,對人的腦袋來說都很陌生。在我們的腦部資料庫裡,並沒有如何對應這項支付工具的相關經驗。

所以會造成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用現金消費時,能明確感受到金錢離開身邊的痛苦(紙鈔這個概念,已根深柢固的存在我們的基因裡);而刷卡消費,則比較無感(感覺上刷卡能先享受)。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面對刷卡、付現這兩個選擇時,使用刷卡這項工具,會讓我們不自覺的多花了一點點。時日漸久,這項工具,很有可能是我們在累積財富上的一個嚴重漏洞。而「分期零利率」更像催化劑,讓原本不怎麼有吸引力的產品,在消費者眼中都像情人眼裡出西施,怎麼看都是優點,就差沒把整個專櫃都抬回家。

更甚者,有人為了百貨週年慶湊滿額,出手亂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往往只是因為「滿額禮」、「分期禮」的誘導下,情不自禁的手滑刷下去。也因此,國外有一種說法──「把信用卡放在水杯中,冰到冷凍庫裡」。等你需要刷卡時,還得把卡片從冷凍庫中拿出來,等它退冰才能用⋯⋯指的就是「等待」的時間,很可能讓你想買東西的欲望退燒。

科技的便利,往往讓你的「衝動消費」沒有緩衝時間,一不小心就刷下去。至於克制的法則,就是冷靜一下,想一想,為何要買這東西?我真的需要嗎? 還是只是為了得到贈品、滿額禮而買?促刷的簡訊、活動,都是銀行為了讓我們消費更多、買更多而設計的行銷內容,自然針對人性的弱點,做了不少的研究。

人類是一種從錯誤經驗中學習的動物,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吃一次虧,終生難忘。例如,遲繳一次卡費,被多收 300 元後,自己內心就會有一道律令:我永遠都不要被銀行賺這 300 元,接著辦理自動轉帳,就能大大降低違約的機率。

理財是為了讓生活更自由

寶可孟刷卡賺錢祕笈

這裡買

想看更多「理財生活」,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該「租房」還是該「買房」?理財規劃師:看一遍「3 大問題」,判斷你是否負擔得起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投資理財」聰明節稅的 8 個方法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寶可孟刷卡賺錢祕笈》,由大是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生活報橘 2020 擴大徵才】和我們一起和這裡的百萬社群,探尋人生的各種可能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