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在人生不同年歲、面對各種情境,倘若對自己不夠理解,可能時常被現實、亦或是他人的意見搖擺不定。明明心中寄望著某項目標,可能就此打住、錯失良機;明明知悉某件事情非心之所向,但仍要顧忌社會輿論,做出不違背「主流」、「趨勢」的表現。
也許你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正在茫茫職場圈裡兜轉;也許你正處於身份轉換的階段,還看不清下一步的方位為何;也許你正盼著一段關係的突破,結著內心無法前行。「探索自我」始終是世俗的課題,你我都應好好善待自己才是;現在就來欣賞以下三本繪本故事,嘗試與內心好好對話。
1. 獻給讓世界變得美麗的每一個人:《花婆婆》
「花婆婆(Miss Rumphius)」是美國繪本作家 Barbara Cooney 之作。故事主角名叫艾莉絲,與爺爺一個開門就能望見碼頭與大船的房子裡,艾莉絲從小最喜歡聽爺爺說故事,也始終銘記三件必須履行的目標:長大以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老了之後,要像爺爺一樣住在海邊;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要如何讓世界變得美麗?閱讀故事的同時,得以一一解析旨在世代傳承「作人為善」的美意;唯美的畫風、暖心的情節,書中最美的風景並非滿山滿谷的魯冰花,而是長大後的艾莉絲,也就是花婆婆本人!
花婆婆明白「唯有照顧好自己、照料身旁萬物,方能讓世界變得安逸美滿。」依循與生俱來的善念,傳承爺爺的夢想讓生命變得更加精彩,花的種子就像花婆婆對世界的愛,而她為周圍的人們帶來一種很不一樣的幸福。
2. 獻給正踏上未知旅程的每一個人:《The Calling》
《The Calling》是創作者平安第一本繪本製作,故事的始末不斷鼓舞著現代人,要學會擁抱遺憾與卻步,表達凡事都有一體兩面,追尋希望的同時也會在黑暗中迷失方向;只願我們不畏冒險、義無反顧,好好感受潮起潮落的際遇,才能不枉人生。
至於,生命的歷程其實並不存在結局,每次抵達的盡頭正意味著另一趟旅程的開始。有天故事裡的女孩,突然聽見遠方傳來的歌聲,於是她決定沿著音符的碎片前進,不時在腦海中推敲著美夢的雛形;只是說也奇怪,當她步步靠近卻發現眼前所見與想像中似乎有些不同。
你我都在期望與現實並行的環境下成長,經歷那些順心的、不順心的點滴,一一化為人生的重要養份;所經歷的一切都不會是徒勞無功,我們在每次旅程中拾獲部分的自己,然後一點一點拼湊成那個完整的唯一。
3. 獻給感到孤單、格格不入的每一個人:《我說話像河流》
繪本《我說話像河流》是由詩人喬丹.史考特根據親身經驗,透過動人的文字、書寫情感,闡述一位口吃男孩的成長歷程;插圖則是由榮獲格林威大獎的席尼.史密斯一手操刀,細緻又富有力度的圖像,激盪振奮人心的氛圍。
因為天生與大家不太一樣,故事裡的男孩時常備受注目,有時還被投以異樣眼光。在那段「說話不順的日子」裡,爸爸偶爾會到學校接他,接著一同前往河邊,不說話語靜靜的欣賞水面,然後沿著河流踩著石子、看一看水裡的魚,或是抓抓昆蟲和採野莓。
因為這項特別的「放空儀式」,讓男孩愛上河邊自由自在的感受,也因此對「流暢」一詞有了不同的想法,「河流也有其天然的型態和耐性,永遠朝向一個比自己更寬廣的地方前進。但是,當河水流動的時候,也會卡卡的,像我說話一樣。」他開始花時間聽聽自己的說話方式,專注於說話時的感覺,慢慢認識屬於身體裡獨一無二的一部份。
上述介紹的三本繪本,分別以不同故事、媒材與風格表達「自我探索」的過程,引領讀者反思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裡,又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以及人生中會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必須實行;期待有朝一日,我們能創造真正理想的生活,且找回發自內心的快樂泉源。
更多《The Calling》:作品連結
這篇文章 「觸及心底最柔軟的一面。」3 本認識自己、探索內在的暖心繪本 最早出現於 FLiPER - 生活藝文誌。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