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為什麼我們失去「傾聽」的能力?】4 種最容易讓別人覺得你「沒在聽」的行為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我們失去「傾聽」的能力?】4 種最容易讓別人覺得你「沒在聽」的行為



圖片來源:《愛在黎明破曉時》劇照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由 大塊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海倫.凱勒曾說:「我失聰又失明……失聰比失明不幸得多,因為那表示少了生命最重要的一種刺激。」

「傾聽」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人與人之間最能觸碰真心的行為。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紐約時報》記者 凱特・墨菲

二○一七年, 臉書執行者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給自己設下一項「個人挑戰」,決定要「跟更多人聊聊他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對未來的想法」。 但這可不是指路上隨便一個阿貓阿狗。他事先派了一個團隊到全美各地,在適當的地點找出適當的人與他對談。祖克伯抵達現場時,身旁最多跟著八名隨員,包括一名負責捕捉他「傾聽」畫面的攝影師。這些圖片想當然都貼在臉書上。

祖克伯的這個計畫有對有錯。 對的是,他把傾聽視為一種挑戰。錯的是,他以為一切事先安排好的傾聽就等同實際的傾聽,因而招來各方網路和媒體的訕笑。 你或許也遇過把傾聽當作表演的人。他們或許裝出傾聽的模樣,皺著眉頭認真地點頭,眼神卻空洞無神,點頭的時間點也莫名其妙,跟你說的話根本對不上。他們或許會有一般的回應(「嗯哼」或「我瞭解」),卻看不出來他們真正理解你要表達的重點,反而像在敷衍你—— 搞不好你甚至想給他們一拳。

發現對方沒在聽你說話,一般人都會生氣,更何況對方還假意敷衍你。但傾聽到底是什麼意思?有趣的是,我們說不上來怎樣算是好的傾聽者,卻很快能點出不好的傾聽者。一般人遭人忽略或誤解的經驗,往往多過被用心傾聽的經驗,這是個令人難過的事實。以下這些行為最容易讓人覺得你沒在聽人說話:

1. 打斷別人說話

2. 回應籠統,答非所問

3. 看手機、看手錶、東張西望、迴避說話者的眼神

4. 動來動去(敲桌子、常換姿勢、轉筆等)

要是你有這些行為,請別再犯。然而,光是避免這些行為,仍不足以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只是不會讓人一眼識破。傾聽不是用一張檢核表,檢查什麼有做、什麼沒做,而是一種心態。這是經年累月跟各種人互動發展出來的技巧,沒有一定流程;對話往意料之外或棘手的方向發展,也沒有人會跳進來幫忙。 傾聽者不知道自己會聽到什麼,卻仍然願意傾聽,風險當然很大。但是,永遠對周圍的人和世界冷漠無感,風險才更大。

在這個科技時代,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培養傾聽的技巧?這樣的疑問很合理。電子通訊無疑更有效率,可以隨時隨地用你喜歡的方式跟更多人通訊。而且很多人說話繞來繞去也是真的。還有些人喜歡自吹自擂,或巨細靡遺交代他們的結腸鏡報告,你聽了就想打呵欠。甚至有人說話很傷人或不中聽。

但是比起任何其他活動,傾聽更能讓你融入生活。傾聽不僅能瞭解跟你說話的人,也能幫助你瞭解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對人聲特別敏銳,能察覺其中的細微差異及和諧與否。甚至還沒出生,我們就開始聽周圍的聲音。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孕期最後三個月已經能清楚辨別語言和其他聲音的不同。胎兒在子宮裡聽到溫柔的聲音會平靜下來,聽到怒吼聲會嚇一跳。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最先消失的是飢餓和口渴的感覺,接著是說話能力,再來是視覺。瀕死的病患斷氣之前都還有觸覺和聽覺。

專家研究失聰和聽力受損的兒童後發現,他們同理和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也會降低。也有大量研究指出,日後才喪失聽力,對情緒、認知和行為具有負面的影響。海倫.凱勒曾說:「我失聰又失明…… 失聰比失明不幸得多,因為那表示少了生命最重要的一種刺激——聲音,開啟語言、激發思考、讓我們得以親近人類智慧的聲音。」  

不過,有一點有必要區分清楚。 聽(hearing)先於傾聽(listening),但不同於傾聽。聽是被動的,傾聽是主動的。 最好的傾聽者會集中精神,動用其他感官去傾聽。他們的腦袋努力處理所有輸入的資訊,從中找出意義,進而開啟創新、同理、洞察和知識之門。傾聽的最終目標是理解,而理解需要花心力。

歷史上最成功的合作關係,很多都來自相知、相互認同的兩個人。例如飛機之父萊特兄弟;二次世界大戰的溫斯頓.邱吉爾和法蘭克林.羅斯福;一同發現 DNA 結構的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和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還有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 這些最佳拍檔在闖出一片天之前,都花了很多時間跟彼此對話。

他們本身當然都很優秀,但兩人同心才讓他們爬上顛峰。只要兩個人相互「契合」,這種協調一致就可能發生,只是程度各有不同,無論是朋友、情侶、生意伙伴,甚至脫口秀主持人跟觀眾都是。 傾聽時,如果你真正「抓到」對方想表達的,你跟對方的腦波就會頻率一致。

神經學家烏里.哈森(Uri Hasson)比對過許多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後發現,說者和聽者的腦波活動重疊的地方愈多,雙方的溝通愈好。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室做過一個實驗,要兩個一組的受試者跟彼此描述 BBC 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的某個場景。說者回想時,腦波跟之前看劇時差不多。聽搭檔描述時,聽者的腦波活動會逐漸跟說者一致。這種腦波相應或一致的現象,就是想法、感受和記憶正在傳送的證明,不但清楚可見也可以測量。

後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達特茅斯學院所做的研究也發現,好朋友一起看短片時,腦袋會出現類似反應。事實上,看影片時(樹懶寶寶、不知名夫妻的婚禮、大學橄欖球是否應該禁止的辯論),雙方的腦部活動愈是一致,兩人的感情就愈緊密。部分原因是情感相近的人會互相吸引。不過,若把這個發現跟哈森的發現放在一起看,也暗示一件事:聽誰說話會形塑我們思考和反應的方式。有人告訴我們一件事時,我們的腦波不但會跟對方同步,繼之而來的理解和連結,也會影響我們之後如何處理獲得的資訊(即使是樹懶寶寶的影片)。 無論面對的是好友或家人,雙方相互傾聽的愈多,你們看法一致的可能愈高。

來看看行為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默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之間的默契。兩人對非理性行為的想法,代表了社會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成就,也是康納曼的暢銷作品《快思慢想》的主軸。這一對朋友的個性迥異,特沃斯基衝動大膽,康納曼沉默謹慎。但兩人在許多有爭辯、有大笑、時而大呼小叫的對話中一拍即合,進而產生許多獨自一人無法企及的新發現。

康納曼和特沃斯基花很多時間相處,連他們的另一半都不免吃醋。「他們的關係比夫妻還緊密。」特沃斯基的妻子芭芭拉說:「我相信他們彼此都是第一次這麼強烈受到一個人的腦袋吸引。雙方彷彿都等待著這一刻。」撰寫研究報告時,兩人會坐在同一台打字機前。「我們共用一個腦袋。」康納曼說。二○○二年,亦即特沃斯基過世後六年,康納曼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這裡買

想看更多「職場人蔘」,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提升人際關係的聊天術】形象顧問:在「說出一句重視對方的話」上面下功夫

「不要急著反應。」優雅回應令人不快的意見的 6 個思維練習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由 大塊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5 感生活美學」你擁有哪幾種?馬上體驗


11 月特別企劃 《點亮生活中的儀式感》

專題文章→ 生日聚會也能像婚禮一樣夢幻!善用生活中的儀式感,挑選特色場地點亮妳的「人生 4 件大小事」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