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戲劇
顯示具有 戲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戲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七十位長者傾情演繹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匯演




七十位長者傾情演繹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匯演
  七十位長者將於十一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聯區匯演」中粉墨登場。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英劇團、鄰舍輔導會及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合作籌辦的「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離島區(大澳)」,於去年三月在大澳展開,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為區內的長者提供戲劇訓練,並蒐集他們的親身經歷和珍貴回憶,將其中的口述歷史寫成劇本,再由長者在舞台上親身演繹。離島區長者將於下月聯同早前已完成同一計劃的深水埗及觀塘區長者在香港大會堂演出口述歷史劇《光影留城》。

  除了大澳水鄉的故事外,是次聯區匯演更有深水埗及觀塘區長者昔日獅子山下的奮鬥史,三區長者各自演繹所屬區域的精彩往事,讓觀眾細味他們的個人經歷與社區歷史的點點滴滴,不容錯過!

  《光影留城》由大澳出發,見證香港滄海桑田,從小漁港發展成大都市,最後回到同是鳳凰山下的新市鎮東涌,以懷舊大澳與新城市發展作強烈的人情與經歷對比。故事講述曾為不少居民拍照留念的大澳「文光攝影院」面臨結業,攝影師決定將泛黃舊照片送回相中人。照片細膩地述說大澳的水鄉情懷和小故事,但年月過去,攝影師已找不著相中的漁民。加上漁業式微,年輕一輩早已遷離簡樸的水鄉,編寫他們自己的奮鬥故事,延續獅子山下的精神,也成就了香港的經濟奇蹟:年年在觀塘的工廠,月月在深水埗的山寨廠,任勞任怨、咬着牙關捱過的時代片段,將重現舞台。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聯區匯演──深水埗、觀塘及離島(大澳)《光影留城》將於十一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節目以粵語演出,場刊附英文簡介。門票分一百元、八十元及六十元,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惠人士半價優惠(綜援受惠人士優惠票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五九一 一三○○(康文署)/八一○六 八三三六(中英劇團),亦可瀏覽網頁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ab/tc/OH_taio_joint.php;
票務查詢:三七六一 六六六一;信用卡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自二○○九年展開,先後在深水埗、觀塘及離島區(大澳)推行,除了鼓勵長者踴躍參與文化藝術活動外,亦希望通過長者的演出,讓年輕一代了解上一輩艱苦奮鬥的故事,從而反思自己的生活。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光影留城》大澳公演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光影留城》大澳公演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離島區(大澳)」總結演出《光影留城》(大澳篇)將於十月二十五日在大澳公演。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中英劇團、鄰舍輔導會及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合作籌辦的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離島區(大澳)於去年三月展開,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蒐集大澳長者的親身經歷和珍貴回憶,然後把蒐集所得的口述資料寫成劇本,讓長者在舞台上親身演繹他們的故事。除了鼓勵長者踴躍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之外,亦希望通過長者的演出,讓年輕一代了解上一輩成長的經過,從而反思自己的生活。

  總結演出《光影留城》(大澳篇)將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時三十分在大澳大會堂公演。演出內容講述大澳漁民成就漁鄉,享譽數百載,代代甲板上刻苦耐勞,卻捱不過環境污染。自五十年代起,大澳文光攝影院「影相婆」彭秀容和「影相女」熊惠蘭,以及一名攝影記者,透過家庭合照和寫實攝影,記錄了眾多大澳家庭聚散。時至今日,熊惠蘭仍然保留不少舊相片和相底,當她遇見底片的主人時,便會物歸原主,希望漂流半生的水上人家,可以保留點滴回憶。

  《光影留城》口述歷史劇的免費門票於九月二十五日起在下列地點派發,每
人限取四張,先到先得,額滿即止,不設劃位。
*大澳鄉事委員會(大澳街市街二十九號)
*香港家庭福利會大嶼山(大澳)分會(大澳龍田 幼稚園座一號地下)
*鄰舍輔導會東涌綜合服務中心(東涌逸東 一號停車場一樓)
*香港文化中心地下詢問處(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
*香港大會堂低座地下詢問處(中環愛丁堡廣場五號)
  節目以粵語演出,場刊附英文簡介。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五九一 一三○○(康
文署)/八一○六 八三三六(中英劇團)/三一四○ 六三六五(鄰舍輔導會),
亦可瀏覽網頁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ab/tc/OH_details_taio.php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大澳長者參與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九月東涌外展演出



大澳長者參與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九月東涌外展演出

  為了在社區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與中英劇團、鄰舍輔導會及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合作籌辦「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離島區(大澳)」,將於九月二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在東涌富東廣場一樓中庭舉行外展演出《鳳凰山下:水鄉情》(粵語演出),歡迎市民到場觀賞,費用全免。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蒐集大澳長者的親身經歷和珍貴回憶,然後把蒐集所得的口述資料寫成劇本,讓長者在舞台上親身演繹他們的故事。除了鼓勵長者踴躍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之外,亦希望通過長者的演出,讓年輕一代了解上一輩成長的經過,從而反思自己的生活。離島區(大澳)計劃區活動於去年五月展開,經過演藝訓練和劇本彙集,以及同年十一月的公開環境劇場演出後,大澳長者將於本月衝出大澳,聯同一班東涌長者在東涌作一場
公開外展演出。

  《鳳凰山下:水鄉情》故事講述因時代變遷,大澳千百漁家,數十年來已各散東西。留下的,是一家又一家水上人的舊相片。文光攝影院是舊時大澳只此一家的照相館,當年的「影相女」熊惠蘭,到今天仍然保留一箱舊相底和相片。「影相女」親手沖曬的相片經歷五十年,一張張水上人的面孔,依然沒有退色。多年來,「影相女」努力把相片物歸原主;而跟她久別重逢的大澳老人家,也跟她訴說一段段見證水鄉陰晴的往事。
演出暨分享長約四十五分鐘。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五九一 一三○○(康文署)/八一○六 八三三六(中英劇團)/
三一四○ 六三六五(鄰舍輔導會),亦可瀏覽
網頁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ab/tc/OH_taio_phase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