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德國人這樣培養孩子的自信:比起常常讚美,讚美地「精準」更重要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德國人這樣培養孩子的自信:比起常常讚美,讚美地「精準」更重要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

稱讚孩子可以說是父母教養守則第一條,但是不是只要稱讚了就好。過度稱讚他們本來就應該做的事,如吃飯、洗澡、穿鞋等等,只會造成他們泡沫般膨脹卻一戳就破的自信心。稱讚的方式和時間點是爸媽需要注意的!

(責任編輯:王愉賀)

德國父母精準的讚美態度,教出自信而非自滿的小孩

讚美自己的孩子,對現代父母來說似乎是如呼吸般自然的一件事。不需多說,就算那張小臉掛著兩條鼻涕,父母還是覺得自己的孩子無敵可愛。

要讓孩子有自信,父母的讚美不能少,但常常有一些家長卻忽略了,過度且空洞的讚美,不但讓讚美失去意義,甚至讓孩子習慣於活在他人的讚美裡,膨脹的自滿個性很容易就像一刺就破的氣球,一旦無法獲得讚美便感到空虛,甚至無法接受批評和承認錯誤。

孩子做得到的事,德國人不過度讚美,只會點頭肯定

德國人對讚美的態度,也如其民族性般嚴謹。

他們認為讚美不應該濫用,也應該避免使用太抽象的句子。

讚美孩子時,最好可以 具體地點出你認為他們做得好的地方 ,與其說「好聰明!好厲害!」,可以嘗試更細節的描述「哇!你自己把拼圖完成了!」或是「你會照顧妹妹幫她把鞋子穿好,真是一個好哥哥。」這樣的讚美方式需要父母的觀察,但孩子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被讚許的原因。

另一方面,德國幼教老師認為如果這是生活上孩子應該能力所及可以輕鬆自理的事,比如說穿鞋,收拾玩具或吃飯,過度以口頭讚美孩子說「飯吃光了,太棒了!」或「你怎麼那麼乖,會把玩具收拾好。」就不是很恰當,像這種情況,大人可以點頭微笑,或是說聲謝謝,予以肯定即可。

有一天在幼兒園吃午餐的時候,我看見班上兩歲的蘿拉根本沒動過叉子一下,副餐的麵包是啃完了,但盤子內的菠菜千層麵原封不動地擺在那,蘿拉本來就是班上挑食的孩子之一,我隨即挑了一小塊麵送到她口中說:「蘿拉好棒!吃一口試試看。」她沒反抗的吃了一口,我接著鼓勵她:「做得好!再自己吃一口。」蘿拉嘗過味道後,可能因為不喜歡菠菜就不想繼續吃了,於是那天她的午餐只吃了那一口的量。

午餐結束後,幼兒園老師們通常會趁孩子的午休時間,討論一下當天上午的課堂狀況和注意事項。

「凱特,我想討論一下今天午餐時的狀況。」幼兒園裡資深的德國老師艾拉看著我說:「希望妳別介意我直話直說,但是我覺得我們不需要讚美孩子吃不吃飯。」

我愣了一下,發現原來她是指我今天讚美蘿拉吃了那口菠菜麵,「我不懂妳的意思,鼓勵她吃一口,讓她試試味道如何,試了也許她就會喜歡啊!」

艾拉回答:「鼓勵孩子吃一口,這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妳如何表達就有差別了。吃飯應該是他們可以自行決定的事,我們負責提供營養均衡的午餐,至於孩子吃多少,或是選擇性的只吃哪一樣,這跟孩子本身做不做得好沒有直接關係。針對讚美孩子吃午餐這件事是否適當,我們應該討論。」

沒錯。這就是德國人的精準。

那天中午,大家花了點時間討論這件事,我們同意吃飯應該屬於目前孩子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一部分,想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說法,例如:「這東西很好吃,還加了你喜歡吃的起士,你試試看。」經過了這次討論,我也學到了 讚美不是多就能奏效,它必須被用的適當和明確,才能正確傳達正面訊息給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信,父母不該在每一件小事上強調他們做得多完美,應該把讚美的重點放在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孩子才會正確解讀父母的鼓勵,感到真正的自己被認同,而不只有在得到讚美時才感到自信。

延伸閱讀:
稱讚孩子「你好聰明」反而是害了他?用治療師推薦的「W+B稱讚法」絕不會錯!
秒解決小孩的大吵大鬧!治療師:首先,爸媽不要跟小孩「講道理」
原來台灣父母都搞錯了!德國父母不用讚美、學才藝來培養小孩的「自信心」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由野人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Michael Podger, CC licensed。)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來  VidaOrange 粉絲專頁   給我們按個讚吧 🙂
【VO 擴大徵才囉!】

如果你平常關注職人、寵物、親職、旅遊美食、占星、兩性、下廚、居家裝飾、健康、穿搭潮流、化妝保養,以及影劇議題,歡迎加入 VidaOrange <3

 我們目前在徵 「正職社群編輯」「實習編輯」 喔!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VidaOrange 社群編輯(or 實習編輯):您的大名

想更了解>>  詳細職缺訊息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