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一下 today: 打開臉書看到什麼?動態消息演算法揭開神秘面紗

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打開臉書看到什麼?動態消息演算法揭開神秘面紗



串聯著全世界超過20億使用者的Facebook,每一個人登入後看見的內容都各不相同!究竟,Facebook如何決定你的動態消息(News Feed)要呈現哪些內容?背後神秘的演算法是依據哪些條件進行判斷?Facebook今日在亞太媒體的線上會議中進行了頗為詳細的分享與說明,揭開了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長久以來的神秘面紗。

究竟為什麼Facebook近期花費了大量的心力向外界溝通「社群守則」(community standards)等相關議題,其實主因與Facebook的平台被有心人士利用,甚至對於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造成影響脫不了關係。

在過去網路發展初期的年代,網友之間的連結並不多,多屬於單向的接收一些網路資訊;然而在發展出社群網站後,人們不僅可以倚靠社群網路更多聯繫與溝通,也連帶衍伸出不實訊息可能在朋友群中流傳著的可能性。因此,Faecbook藉由今日的分享,進一步公開了牽涉到每一個使用者的動態消息演算法概略架構,以及他們針對要要讓Facebook平台上流傳的內容更具真實性與準確性做了哪些努力。

動態消息演算法架構大公開

對於每一個人點開Facebook都會看見的News Feed(動態消息),官方今日特別就演算法架構進行了分享。Facebook News Feeds產品經理Sara SU指出,Facebook會獲取來自個人帳號(profile)、粉絲團、社團所張貼的貼文內容,這被稱之為「庫存(inventory)」;第二階段,蒐集每一則貼文所提供的「訊號」(singles),包含貼文張貼時間、貼文者是誰、貼文內容(轉貼其他粉絲團、貼文包含有多少資訊)等等;第三,針對每一則貼文中,使用者是否會分享、是否感興趣等指標進行「預測」(predictions);第四階段,產生出對這一則貼文的相關分數(score)並藉此決定此貼文出現在你的動態消息中的順序。

根據Facebook最新的政策,他們發現當人們針對好友的貼文進行回文、回覆某一個粉絲團中好友的回文等行動後,社群網路能對人們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力;因此Facebook針對這一類能引發正向投入的貼文,會加強權重,讓它的相關分數得以提升。

Facebook如何減少虛假內容的傳播?

在人們頻繁的在 Facebook 接收訊息與互動的同時,Facebook也發現到他們必須要針對平台流傳訊息的真實性進行把關。對此領域,Facebook News Feeds產品經理 Tessa Lyons 分享到,他們主要的作法有三。第一:移除(remove)違反社群偶守則或平台政策的內容、假帳號等等;第二;降低(reduce)嘗試引誘人點擊的內容排序等;第三:告知(inform)使用者,透過Related articles、article context 等功能,讓人們知道他正在閱讀,或想嘗試分享的網路連結的真實性(包含可以查詢到作者、不同觀點的相關文章等等)。

由於 Facebook 的使用者眾多,若是要透過人工來審閱每一則貼文內容才決定是否可公開刊出的話,並不是最佳的作法。因此 Facebook 增加相關審查工作的人力外,也嘗試透過開發機器學習的演算法,來嘗試辨認出這些時常傳遞虛假言論內容的帳號或者模式,試圖在這些訊息被傳播之前就予以阻擋;而針對不實內容或懷有惡意的內容審核部分,Facebook 不僅花費工夫針對文字內容進行審核,也利用了相關工具來確認照片、影片內容的真實性。

Facebook指出,他們明白平台與現有使用者之間是互相倚賴的關係。致力提升平台內容的真實性,不僅是他們對於使用者的責任,也將對於社群的健全化有所幫助。他們了解在平台上對抗假新聞、虛假內容的過程是一場長期抗戰,他們將持續往此方向努力,建造一個讓人們有更多連結的健全平台。

中時電子報 黃慧雯/台北採訪報導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