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當孩子對爸媽產生憤怒、失望的情緒時,很多父母總會以「他沒那個意思」、「他還小,不懂事」來回應孩子。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指出:「在所有心理素質中,攻擊性是最難被大人協助的地方。」其實適當回應孩子具攻擊性的那一面,反而能幫助他們長出處理情緒的能力。鄧醫師以繪本形式給父母一帖「私房情緒祕方」,探討孩子情緒背後的問題。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鄧惠文;圖/傅馨逸
孩子可以挑戰父母的權威嗎?理性的父母都會回答:「可以啊!」或者加上一句「只要他有道理。」然而,日常生活中小孩流露的不滿,我們都是如何感受、如何回應的?
只要孩子仍需依賴父母的照顧和保護,就難免有嫌父母囉嗦的時候。在台灣家庭中,媽媽經常被期待為育兒的主要責任擔當者,因此特別容易被認為是「充滿愛但是很囉唆」!
「乾脆我不管事了,看你們會不會覺得需要我?」被嫌囉唆的媽媽,有沒有這樣嘀咕過呢?
對於家人之間的權力對應和角色分配,孩子多是敏感的。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反映大人之間角色的失衡,例如,父母單方扮演管教權威,另一方不夠支持,那麼孩子難免要挑戰現況,試圖削弱原本負擔多者的影響力,讓家中的角色重新平衡。
家庭的既有結構並不容易改變,為什麼故事中的爸爸沒有辦法獨自把媽媽變成鴨,小孩也沒有辦法獨自把媽媽變成鴨,可是父子或是父女聯手的時候,威力卻驚人?
我想這是許多媽媽曾有的心情,任勞任怨無妨,最感落寞的就是發現爸爸跟孩子聯手,說媽媽太囉唆的時候。當然這也經常發生在爸爸身上,例如媽媽和孩子聯合說爸爸粗心⋯⋯
每個家庭都難免有些分邊角力,這原是孩子學習與多方人際相處的機會,但分邊角力如果太固化,對彼此的攻擊力可能超乎想像的強大。當媽媽被孤立的時候,感覺就像鴨子一樣的無助!(雖然故事中的媽媽鴨還是不屈不撓地發揮著影響力)
陪伴孩子在破壞—失落—修復中學習愛、感恩與包容
每個孩子內心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的攻擊性(或說激進性,aggression),適度的攻擊性是成長過程中用以對應權威、樹立自我的必須物。 在所有心理素質中,攻擊性是最難被大人協助的地方 ,尤其當大人作為孩子攻擊對象的時候,不知如何是好的大人往往採取忽略,比方孩子因為失望而對爸媽發怒的時候,爸媽總會互相安慰說「他沒那個意思」,但有時候(很多時候)孩子真的有那個意思。人類對於完美父母的期待本身包含了矛盾,要無所不在的滿足、也要充分的自由,必然會經歷失望。
對於不滿的情緒,孩子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破壞力。以為把媽媽變成鴨子,煩惱就會消失,沒想到也一併失去和媽媽之間最喜歡的部分。破壞之後,發現失落,懷念被破壞的原有狀況,如此的過程,我們一次次體驗自己攻擊性的後果,嘗試調控憤怒,學會包容一些不滿,逐漸懂得珍惜所有。同時,有機會修復被破壞的東西也很重要, 如果每次失手都不被允許修復,我們會害怕自己的攻擊性,很可能過度封閉或是不承認自己的情緒,那就無法長出處理情緒的能力。
媽媽這種生物,真的願意承擔很多的考驗,不過媽媽並不是經歷任何事情都能毫髮無傷變回原狀的。經歷震撼的媽媽,雖然變了回來,可是之後累或煩的時候,她就會變成鴨子⋯⋯
這一抹輕輕的失落感,是需要承受的吧!對親子雙方都是。 我們都需要相互陪伴,在破壞—失落—修復中,學習愛、感恩與包容。
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
《媽媽變成鴨》
延伸閱讀
【帶孩子就是最好的禪修】西藏女禪師央金拉姆:媽媽要帶著「覺」,陪伴孩子走出情緒
「他搶我玩具!」孩子吵架吵不停?諮商心理師盧新之:8 個原則,讓孩子和睦相處
【好欺負的孩子不是乖】諮商心理師許嬰寧:「乖巧」不應建立在「忍氣吞聲」上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媽媽變成鴨: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 2》,由三采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