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四面環海的台灣,圍繞著我們的是一大片美麗寬廣的海洋。很多人對於海洋的印象,大概就是「既美麗又神秘」,雖然看著蔚藍清澈的海洋,好像能讓所有煩惱一掃而空,但是若要更深入踏進大海一步,卻會被莫名的恐懼感阻擋,海洋看似離我們很近,其實很遙遠。
「如果你把海洋當作是一種圍牆意識,那反而沒辦法跳脫;那如果你把海洋當作是這塊土地的延伸,我們的性格將會不一樣,我們將會樂於冒險,樂於挑戰,樂於走出去。」——導演黃嘉俊
在電影圈被稱為「黑糖」的黃嘉俊導演,7 年前開始潛水,藉此看見海洋的美麗,也同時看見海洋被污染與破壞的哀愁。曾以紀錄片《飛行少年》、《一首搖滾上月球》感動觀眾的他,開始思考如何以自己影像工作的專業,讓更多人看到這片該被珍惜的大海。
剛好在 2016 年,黃嘉俊導演因為潛水興趣,巧妙連接起他與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的海洋創作之路,於是黃嘉俊導演耗資 1,000 萬,籌拍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以兩位投奔大海的「父親」角色廖鴻基、金磊為主軸,拍攝長期被忽略的海洋景象,描述人與海洋連結的感動。
在海上領悟的人生哲學與夢想
「到海上去,我很享受,人際關係變得非常非常簡單。」——作家廖鴻基
在《男人與他的海》中,有一段畫面記錄廖鴻基發起的「黑潮 101 漂流計畫」:廖鴻基在颱風來臨前,靠著一張毫無動力的小方筏,在黑潮上漂流長達 144 小時,用文字寫下黑潮風景,只為了讓貧瘠的台灣海洋文學能擁有更豐富的視野。
其實廖鴻基會發起這項計劃,是因為他在海上曾遭遇一段深刻影響他人生哲學的故事。廖鴻基說到,曾有一位船長問他:「如果你在海上遇到颱風,你會怎麼處理?」他無法回答。沒想到船長竟說:「唯一活命的機會是船隻調過頭,船尖對準風向跟湧浪來的方向。」廖鴻基才領悟到:「原來所有的問題,都必須面對,而不是背對。當你願意面對問題的時候,才有破解的機會。」
而鯨豚攝影師金磊,則是在南太平洋的海中,冒著被體重 3 萬多公斤大翅鯨衝撞受傷的風險,只為爭取幾秒鐘捕捉畫面的機會,用快門捕捉震撼的水下畫面,讓鯨豚生態的紀錄及攝影更被重視。
他們一個人拿起筆奔向海上,一個人用相機潛入海中,不惜賭上性命,只為了讓我們重新想起: 我們都是血液流著海洋 DNA 的海島子民!
父親對家人的愛,就像大海一樣,寬闊、包容,卻不容易被看見
「兒子總是拒絕跟我出海,後來才知道,因為他們害怕看我跳下海裡,害怕我就會這樣不見了。」——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
然而這兩個勇於冒險、奔向大海的男人,卻不知道如何跟家人說愛。《男人與他的海》不只是一部海洋紀錄片,也是一個訴說兩位父親在大海追尋理想的同時,如何學習與家人說愛的動人故事。
廖鴻基在投奔海洋那年,前妻與女兒選擇離開,十幾年來,他只能從海的另一端思念女兒,直到女兒的一場重病,兩人才有了關係修補的契機;而金磊則是在結婚生子後,努力想兼顧家庭與理想,不過偶爾一次長時間的出國拍攝,卻還是讓小孩無法諒解,如何找到平衡,是他最大的課題。
「在海洋的範圍裡面生活,我應該可以學到很多,至少學到,人沒什麼好驕傲的,人應該是更謙虛的、更渺小的。」——作家廖鴻基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站在理想與現實的十字路口,感到徬徨不安的經驗。《男人與他的海》中,兩位父親,甚至是黃嘉俊導演本人,都在海上摸索著自己的理想,學習找到在工作與家庭中拔河的方法。
《男人與他的海》不僅成功拍攝到許多連海洋專業人士都可能是首次看到的珍貴景象,讓我們可以有機會看見海的美麗,及被破壞的現況,一同保護並擁抱大海,更讓我們看見主角們為了夢想而奮力的感動。
目前最困難的海水拍攝已經完成,不過,現在卻可能在陸地上卡關,由於水中攝影不僅危險,需要專業的裝備,經費更是高昂,《男人與他的海》前期的拍攝已耗盡資金,他們正發起一項募資計劃「《男人與他的海》紀錄片後製上映集資計畫」,目前集資進度已達電影上映與國際發行門檻,距離「公益巡迴放映」只剩最後一哩路,VidaOrange 編輯想邀請你一起參與集資計畫,讓國高中學生能夠欣賞到公益放映的《男人與他的海》,及早認識這片該被珍惜的美麗大海。
「獻給這座海島,一部最美麗的台灣海洋電影。」
馬上支持「公益放映」集資計畫
(募資中)
延伸閱讀
【致 屬於山林系的你】感受貢寮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山村哲學」:狸和禾小穀倉、田邊聊寮⋯⋯
【我不吃血汗巧克力】取得公平貿易標章、保護滅絕物種⋯⋯編輯推薦 4 家「有良」的暖心巧克力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大馬&新加坡最漂亮正妹】你Follow了嗎?